但念无常,皈依三宝

2020-07-02 23:21: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佛陀的教言,你要去忆念,去思考

才会在你的身心世界扎下根,

还要不停地去浇灌,呵护它,

才能够茁壮成长。








无常,其实离我们很近

图片


分析业力的轨迹,它有蛛丝马迹的,地狱在人间怎么寻找出口,饿鬼道在人间怎么寻找出口,往往就在我们人最漠视生命的地方,所以疫情暴露我们人的弱点。


今年疫情严重的时候,也有人讲过,你所有喜爱的东西,你碰过的所有物品都要被消毒。你死了之后放在装尸袋里面,也不再有人敢去碰,亲人朋友不再会看到你的尸体怎么烧,骨灰名字装的对不对,也没有人在意。也就是说,其实无常就离我们这么近。


这个不仅社会上的人要去思考,如果一个人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去思考生命课题,这个人真的挺麻木的,那佛教徒就更不用说了。佛教徒就算不发生任何事,我们也要念无常的,更何况现在存在这么大的一个现实 —— 疫情,对于人来说最怕就是这个。


但实际上生老病死的情况,每天都在我们这个时空中发生,只不过它不是一个集体事件,所以三千多年前,佛陀所发现所思考的,是我们全人类、所有芸芸众生最核心的问题。




图片


图片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终其一生,乃至生生世世的学处


图片


以前有位师父花几十年的时间就是讲三皈依,所以大家称为他是三皈依的师父。把三皈依讲清楚不容易的,一个佛弟子你三皈依知道了,你才是真正的佛弟子呀。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也可以说终其一生,乃至生生世世的学处就是这个。我们说是一年,把三皈依大概地了解一下,只能是大概的,如果我们标准高一点,你三年十年你也不一定把三皈依学好,所以三皈依本身就是有品位的--下品三皈依、中品三皈依和上品三皈依。


释迦佛为什么要在这个世界说三乘法?唐朝人说“土石也能消业障,何劳菩萨放身光。”请问我们在座的,我们达到这个境界了吗?我们来到五台山,我们觉得这里一个土石我们都很恭敬很恭敬“这是五台山的土,这是五台山的石头,这是我心中的圣地…”你有这种恭敬吗?你脚踩在土地上,你会觉得这个土超过你的生命吗?你的心的相续,心的状态里面,是善是恶还是无记呀?




图片
图片












不要在佛的慈悲怀抱里迷失掉自己

图片


一方面,我们在这个娑婆世界学习佛的教言,因为佛陀的圆满,我们可以叫近朱者赤。但另一方面我们还要鞭策自己,不要在幸福当中再迷失掉了。世间的人是在苦难的世间法中迷失自己,我们不要在佛的慈悲怀抱里迷失掉自己。因为你一旦迷失掉自己,自己的习气就犯上来,然后自己的观念模式就会占上风。


佛陀的教言,你要去忆念,去思考…才会在你的身心世界扎下根,扎下根还要不停地去浇灌,呵护它,才能够茁壮成长。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鱼的真相】世人都不知道:鱼不是用来吃的!彻底颠覆你的观念!
· 传喜法师《大乘五蕴论浅释》讲记合集全9集{精美版}
· 从此,就住在文殊菩萨的宝钵里
· 禅定,是要普遍推广的一个生命的自我的保护
· 吃素念佛观修活动通启||追随悟公上人的心愿
· 这三学处既是我们学佛的入门,也是我们学佛的终极目标
· 甘露法语 | 发长远心
· 为什么要学习这部论?——《大乘五蕴论浅释》第9课
· 释迦塔与佛舍利
· 吃素念佛观修活动通启||追随悟公上人的心愿
· 梵呗|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佛法不坏世间法,佛法不离世间觉”,这句话你讲对了么?
· 【超时空的加持】看美图和视频云朝圣佛陀初转法轮圣地——鹿野苑(转发功德无量)
· 在万丈红尘中,找到你的莲花父母
· 悟公上人:诵经是快好,还是慢好?
· 文殊菩萨故事|化热恼为清凉,文殊菩萨龙宫巧取清凉石
· 一曲《普庵咒》,普安十方,消灾解厄...(夏天驱蚊神器)
· 甘露法语 | 无我
· 贪嗔痴?那是生命得了病
· 以何面对天地间的大美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