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臂/千/钵
从此,就住在
文殊菩萨的宝钵里
我们的心就像房子,
不用心建造,好房子不会凭空出现,
不精心装修,房子无处得庄严。
修行也是如此,
不修就是凡夫的状态,
不积累资粮就无法转凡成圣。
虽然众生都有佛性,你不领悟祂也在那里,佛性的本性是不会消失的;但如果你不修祂,你也不会成佛。也就是说,佛性的本性是无为的,但成佛是要有为的,不仅要有为,还要有大勇猛、大精进、大雄大力、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不是一点点小的有为,而是坚定的,理性的,持续不退的。
药王菩萨祂老人家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在菩提心的关照下,完全地奉献自己的身口意。这种奉献,既医治我们烦恼的病,也医治我们身心的病,令我们快速地消除业障,快速地集聚功德,快速地成就佛道。
《药王菩萨本事品》里讲到药王菩萨,“于日月净明徳佛前,以天宝衣而自缠身灌诸香油,以神通力愿而自燃身”。这里面,菩萨点燃的火实际上就是智慧火,喝进身体的、裹在外衣上的油就是修行菩萨道、安忍于真谛当中所积累的种种资粮。
安忍于真谛就好像冲浪高手把水势变成自己的动力,把浪峰到浪底的落差变成自己驾驭的轨迹。一个修行的高手就是不见一切法却能安住于菩提状态,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处一切法的有而不见有,行一切善却不着。所以小乘的修空是认为空,安顿好我、我没事叫空;菩萨不是,菩萨是在一切有中,不住有,安住于空性。
我们有多少人一辈子就执着在自己的身体上。光那双手,护手霜就要不停地抹。但抹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时候一到,火葬场里几分钟就烧完了。所以要想一想,我这生命应该拿来干什么,干什么才真正有意义?
没有意义的苦不要去做,有意义的苦要勤而行之。我以前去其他地方参学时,各方面条件都很苦,但因为融入在法中,那种苦就是有意义的,是让人心生喜悦的。那时候虽然没多少钱,我还是很努力地修供养,供米、供茶。
特别是在为僧众倒茶的时候,在精勤中还要提起正念: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不忘菩提心,不忘空性见。这样做的时候,你会感受到生命真的如行云流水,体验到什么叫“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
一样的,我们在建寺院,大家也是很辛苦,但这是为了佛的事业,是以殊胜的三宝为对境,这就是有意义的。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我们来到五台山复建古文殊寺,就是希望安住于正法,广集资粮,将生命投入到文殊菩萨的智慧火中来作供养。在这个过程中,离三心——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去四相——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所以我也想劝大家,在劳作时,如果条件允许你可以一边干活一边念佛,让生命超越当下。真正超越之时,你恍然之间就会认知到我在五台山、我在五台山!
你会清晰地知道,当下的五台山不是游客心中的五台山,不是土石所成的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金色净土,而你的心就在这般若空性的光照之中。
可以说,这是我们来到五台山建设寺院的真正用意。这是圣地,所有来到这里的人心中都有一个目的,就是要朝拜文殊菩萨,要开智慧。而这也要求我们所行一切都是佛法,都不离佛法:拜佛的时候提起正念;做工的时候提起正念;早晚功课、法堂听法的时候,更要发菩提心为一切如母有情如法听闻。
“我在五台山,这是圣山,是文殊菩萨在人间的净土”,每天如是忆念,精进行持,我们的生命才能置身于文殊菩萨的智慧宝钵之中。
——摘自2020年传喜法师于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法堂开示
往期精选
【三百年难遇的殊胜日 今日日食功德九千万兆倍】《大吉祥经》合集三集全{精美版}
【超时空的殊胜加持】这张照片,你需要消化很多年(见者增福增慧,业障消除)
(福利)上传下喜法师讲经专辑震撼来袭||在云端,聆听妙法金言
我心但欲与莲并,不染尘埃自清净 ——文殊菩萨圣诞日,慧日禅寺双色莲花盛开
修行要不怕修改,三宝地里的一切都是你修改、进步、最终圆满的助缘
传喜法师《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讲记合集全11集 {精美版}
超越时间之流 创造有序生命 ——慧看电影之《宇宙的构造·时间假象》
以大圆觉为我伽蓝,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慧日禅寺进入结夏安居
如果一千年后,我们能用智慧的眼睛,回头看现在的自己......?
回向
○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声 明
本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fojiaohuiri608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