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释说》整体概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源流,对人类生活、心灵从时间的深度和文化的广度上进行了整体的探讨。
书中摘选精编自传喜法师应邀赴同济大学、山东大学等国内高等学府所作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讲座内容,全面地阐释了中华传统文化脉络渊源,详细地解读了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从衣食住行细微处入手解读民族文化传承之路,是通俗易懂、乐趣横生、不可或缺的一本传统文化类的益书。
第一篇 华夏之源
引言
一、“华夏文明”之源怎样流淌而下
1. 为什么我会去学佛
2. 永恒的主题
二、华夏始祖:辉煌壮阔的文明图谱
1.“三皇五帝”之炎帝
2. 三皇之首:燧人氏
3. 龙的传人:伏羲氏
4. 伏羲与女娲的母亲:华胥氏
5. 五帝之首:黄帝
6.舜帝:仁孝开明 彩云覆顶
三、“礼仪之大”
1. 礼器通天道
2. 何谓“华夏”?
四、“服章之美”
1. 古人为什么重戴冠
2. 帝王之冕
3. 髻簪
五、传统华服
六、行住坐卧——“四威仪”
七、食
1. 筷子
2. 三德六味
音频版(走路、坐地铁都可听)
第一篇 华夏之源
二、华夏始祖:辉煌壮阔的文明图谱
5. 五帝之首:黄帝
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 , 人文初祖 , 居五帝之首。
本姓公孙 , 长居姬水 , 因改姓姬 , 居轩辕之丘 ( 在今河南新郑西北 ), 故号轩辕氏。他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 ( 今河南新郑 ), 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 , 故号黄帝。黄帝因统一中华民族的丰功伟绩而被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 , 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黄帝时期的左史官仓颉 , 龙颜四目,天生睿德,观星宿的运动趋势和鸟兽的足迹,首创文字。
黄帝亦善于琴 , 曾作琴曲《华胥引》, 以明其志。《华胥引》记述了黄帝梦游华胥国的故事。
黄帝继位 30 年有余,仍思天下大治。有一次干脆闭门谢客,结果身心放松下来的时候,忽然梦游到华胥国。那个国度里的人都非常淳朴,上无国君,下无贵贱愚贤之分,人人无所嗜好,既不恋生也不畏死,更无爱憎利害之心。个体的生命与天地和宇宙浑然一体,以至于到什么程度?就是掉到水里,水都淹不死;掉到火里,火也烧不了。
黄帝醒来之后深受启发,于是召集大臣说,我终于知道——道, 不是说想求就能求到的。我虽然得道了,却无法告诉你们。其后二十几年,天下大治如同华胥国一般 , 而黄帝却仙逝了 , 百姓因此恸哭不绝。
关于黄帝的这个梦,在《列子》中有详细的记载:(黄帝)昼寝, 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之斯 (离)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国无师长, 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欲,自然而已。不知乐生,不知恶死,故无夭殇。不知亲己,不知疏物,故无所爱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顺,故无利害。都无所爱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热,斫挞无伤痛, 指擿无痟痒。乘空入履实,寝虚若处床。云雾不碍其视,雷霆不乱其听, 美恶不滑其心,山谷不踬其步,神行而已。
大家注意到没有,黄帝是如何向大臣们介绍华胥国的?他说华胥国,舟车不能到,只能跟我神游。换句话说,用三维或者四维空间的方法是到不了的,但可以通过五维乃至六维空间到达那个理想国。西方的文化体系是很难解释这个现象的,但用中华传统文化来解释,非常通达。
佛弟子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哪里?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极乐世界的教主。极乐世界又在哪儿?离我们人类所处的银河系向西十万亿个佛土,有个世界名为极乐。十万亿佛土,相当于十万亿个银河系这样子的星系。如此遥不可及的距离,不要说舟车,即使火箭乃至光速也到不了。
靠什么去呢?人类社会最高级和最珍贵的皆在我们的人性中。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非常伟大的,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怎奈,多数人不了解这个真相,甚至连华夏文明也知之甚少。
现如今,有多少人,终其一生地生活在一个纯粹的物质空间里。我们崇拜现代科技,然后迷失于这个现象,恰如我们自造了牢笼,而后把自己束缚其中。最为可悲的是,我们完全不觉知物质正在一点一点地吞噬着我们的情感,直至最后夺走一切精神性的东西。
未完待续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会每天给您带来一段震撼的阅读体会,音频可保存,走路、坐地铁都可以听。
《文化释说》喜马拉雅有声书
扫描二维码聆听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赠阅新书】活动申请链接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