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三世因果、六道轮回

2019-05-23 00:05: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一 切 世 界    始 终 生 灭
前 后 有 无    聚 散 起 止
念 念 相 续    循 环 往 复
种 种 取 舍    皆 是 轮 回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图片


关于投胎转世,佛学常讲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佛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此可以通过今世具体表现,推知前世出于何处,来世又去何方。


朋友,你想知道你的前生今世吗?请你好好看看下面这段表述:


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都带来一些独特的习气,通过这些习气,我们可以判断自己或他人究竟是从哪一道投胎转世而来。对此,《大宝积经》第七十二卷有详细记载——

世间所有众生的身体、长相,一切皆是因果;世人的身形相貌、言行举止、行动作为,没有一个众生无“习气”,每个众生的习气都有来由,端看此人的外相、言行、动作就可以知晓,他从六道中何处来。习气就像大蒜一样,即使将它碾碎、洒上香水,也难消除气味,物以类聚,众生也因习气群聚,制造共业。


图片



1

佛学讲的六道是哪六道?


那么,首先我们要知道佛学讲的六道是哪六道?


六道者:

1、天道       2、阿修罗道    3、人道

4、畜生道    5、饿鬼道      6、地狱道


此中上三道,为三善道,因其作业(善恶二业,即因果)较优良故;下三道为三恶道,因其作业较惨重故一切沉沦于分段生死的众生,其轮回的途径,不出六道。


图片



2

何谓轮回?


所谓轮回者:是描述其情状,去来往复,有如车轮的回旋,在这六道中周而复始,无有不遍,故名六道轮回。 世间众生无不在轮回之中。只有佛、菩萨、罗汉才能够跳出三界,不入轮回。


图片



3

从地狱道中出来生于人间的众生


1.听他的声音嘶破得像驴骡在发声,声音很大,而且匆匆吼唤又很暴戾急躁。


2.此人常常言而少信且多诳语,让人难以相信,像没有亲友似的人。


3.此人长相丑陋,而且不敬师长、不信正法。


4.不孝不义、无惭愧心。


5.好行杀生之事,常造作诸恶事。


6.此人短命不得长寿。


7.见善难发菩提之心。


综观以上各项,这种人从地狱道中投生人道,注定死后再堕入三恶道。


图片



4

从畜生道中出来的人


1.此人神智暗钝,为人处世愚蠢又少智慧,毫无分寸,懈怠懒惰。


2.多贪多食,不挑粗细(什么肮脏都吃,还洋洋得意无所谓)。


3.个性又拗又戾,说话也很唐突(率性鲁莽)。


4.此人身强力壮,常当负重(身强体状像一头牛,适合去搬重物)。


5.喜欢结交愚痴之人,视为知心好友。


6.很喜欢蜷着脚(躺卧习性)。


7.随时随地躺在地上,也不会去避开肮脏污垢。


8.喜欢裸体,不羞不耻(能不穿衣服就不穿,没有羞耻之心)。


9.心常虚诈,常异言、常诳语。


10.妄说他人,谄曲不实。


11.喜欢谋取他人财物,常爱抵债。


12.见善不能发心,不信正法,常造不善十恶之罪。


此类众生已流浪生死往返于恶道,经无量亿劫不可数岁月,于此世难得此人身,却仍如此,因此死后再返苦海,堕入畜生道中。


图片



5

从饿鬼道中出来的人


1.长相黑黑瘦瘦,面无光泽。


2.头发短恶、黄赤、苍浪形状,褰鼻,怒目,眼白直视(鼻子弯弯曲曲,眼睛凶凶,露出眼白,目光直直)。


3.经常感觉饥饿口渴、想吃东西。


4.个性非常悭贪、嫉妒,看到官员感到胆怯恐怖。


5.执着邪见,背地说人(背地说人,挑拨事非),道他长短(说人坏话)。


6.具足贪心、淫心,酷爱积聚钱财物资,却不能割舍布施给众生。


7.厌烦善良之人,不喜善事,只信邪事。


8.看见金钱、财物,会起心动念不由自主想要去窃取。


9.常起贪心、偷心,永远不知满足,若吃一点亏则忿恨不已。


10.贪得一点钱财、一点便宜,心里就生喜悦之心;若贪不到钱财,就生妒害之心。


11.不肯发心,却信邪见,谄曲邪命,不修善法,不敬正法。


这种人命终后,先堕地狱,经不可数岁月,再从地狱出来,生成鬼身,如此轮转生死苦海,无休无止。世尊告诉外道:你们是邪命愚痴的迷惑之人,不知因果报应,不知什么才是良善,不知上面所说诸众生相。


图片



6

从修罗道中投生人间的人


1.生在人世,高傲自大,我慢之心非常强盛,不太崇信正法,偶进佛门动机也不单纯,较劲争斗,为利益破和合,损伤同门。


2.喜欢忿怒(动不动就生气),很爱和人抬杠斗诤。


3.心胸极为偏狭,很会挟怨记恨、憎嫉起恶(很会记恨别人、挟怨报复,非扳倒别人才罢休,憎恶别人,看不得别人好,嫉妒心重,因此常起恶心)。


4.讲话谄曲,极不实在,虚虚诈诈。


5.抵债谩人(赖债还会骂人)。


6.身长高大洪壮(又高又大又壮),眼白圆怒(眼白较多,双目圆睁,作忿怒状),齿疏包露(牙齿稀疏、牙齿尖尖、露在外面),勇猛有力(孔武有力),心怀战阵(心里总想怎样作战打斗,譬如喜乐野外生存战争游戏)。


7.常好争斗,瞋戾不休(瞋恨心重,没完没了)。


8.两舌破和(很会两舌搬弄事非,让人不和分离),用离间手段来拆开良善人的和睦。


9.轻视贤良之人,反说贤人长短,毁谤好人。


因为这些,此人死后直接堕入地狱,无有出期,其后再随业报投生其他恶道,最后堕入阿修罗道。


图片




7

从人道中再投生人间的人


1.个性贤良正直,亲近善友,性常有信有忠有孝。


2.若有恶人,漫行诽谤毁呰其人,此人最终不会去对付毁谤他的人,因为此人好惜门望,识羞识耻,笃厚守信。


3.乐好名闻及以称誉(喜欢名声及被人称赞好名誉),其性工巧(很会技艺工巧),且敬重有智慧的人。


4.具惭愧心,心性柔软,对于给自己恩惠照顾的人会知恩图报。


5.对善知识的教导其心顺从无违背。


6.有慈有悲,孝养父母、师僧和上,小心敬上。


7.知人缓急,处事有方。


8.善能和合,常乐信佛(深知和睦相处之道,喜爱佛法、相信佛法)。


9.好行布施,常修供养。


10.不耐于债,不负他人(不愿欠人债务,不会背弃、背叛他人)。


11.少许财物,好习善事,接引于人,悉令安乐,不令有苦。


像这类人,命终直接生于天上,不会堕入地狱,再度还生人间,也只受大快乐,不受众苦,生生世世常获人身。世尊说:外道人没有智慧且不善识人,这些见解也不是愚痴者所能见解,也非凡夫所能测知。


图片



8

从天道转生人间的人


1.若有众生持五戒修十善,能生天上受胜妙乐,当从天上退没而生于人世间,长相端严,正信正见,貌好殊妙,其人聪慧,乐好清净。


2.喜欢穿着华鬘,熏香涂身,常爱鲜洁,好择贤良之人为友。


3.经常喜爱音声歌舞赞叹。


4.常乐高楼,不居在下。


5.为人作首含笑不瞋,有行有德,讲话吐言柔美,具足善巧方便,出言诚恳,让听的人都很相信欢喜,讲话不会伤人,有大智慧。


6.常乐好衣严身之具。


7.此人有善,乐欲出家。


8.若得为师,就会精进修持清净律行,学习佛道,不爱世间名利,志求无上菩提。


9.如此之人,有智有慧,多劫修行,难可筹量,非心所测,非眼所观。此是贤良,见生受福,若修净戒,不久当得无上正等菩提。


图片
图片


图片

听师父说


每个人各自的业力创造了自己的轮回。怎么轮回的呢?不停地迷惑—造业—轮回;迷惑—造业—轮回;迷惑—造业—轮回,我们是自己轮回的导演。

  

接受唯物世界观教育的人,是很难接受“生死轮回”的。我们从小读的书给我们的感觉都是人死如灯灭。因为那时我们没有从现代科学,或者一些主流科学上面,看出生命死了之后有轮回、有存在的让人信服的证明。

  

但尽管如此,证明灵魂存在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甚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还获诺贝尔奖了。很多科学家,包括一些现代的科学家都已经证明出,生命不是死了之后就完全消失了。现在从量子力学上也在研究这个问题,作为生命研究的这些科学家来说,这方面的案例很多。比如佐证濒临死亡的案例,有的科学家已经研究了几千例。中国天津医科大也有两位教授,为了填补中国的这项研究空白,也已经研究了十几年了。

  

那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佛教很准确地告诉我们——生命是延续的,就像今天是昨天的延续一样。现在天气预报都可以说出半个月之内的天气概况,这完全不是伪科学,今天预告明天、后天的天气,那说明,明天和后天是存在的,时间是延续的。

  

我们人的生命也是这样的,这有太多的案例。你像梁簌溟,他八九十岁时,有一次在中国佛学院成立大会上,他竟然告诉大家,他的前世是个和尚。大家知道,梁簌溟是我们中国的国学大师,毛泽东都要经常跟他讨教国学知识的,但是居然他说他的前世是个和尚。他说,“当我知道的时候是十几岁,我知道后,我就想出家”。妈妈就生他这个独生子,就痛哭流涕,舍不得。他跟他妈妈约法三章。他说:“我不出家可以,但是我要吃素,我这一辈子要学佛。”他妈妈就答应了。

  

这种情况我们民间很多,这也证明生命不灭。作为我个人来说,出家二十年来,遇到很多很多这种例子,已经不胜枚举了。

  

至于了解前生后世,佛教有一句话说:“欲知过去因,今生受者是;预知未来果,今生做者是。”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你要想了解你前世是什么样的,你就看这一世,我们这一世里,外在的相貌,内在的品德,其实很多是受潜意识的影响的。那我们生命的以后,是由今天的所作所为决定的。这是佛教很简单的一个特点,作为我个人来说,对这个已经是毫无怀疑。人生是有延续的,有今生有来世,而且今生来世都是自己决定的。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的本质就是无量光无量寿。所以这个无量光无量寿,有时候又把他称为叫如来藏。如来藏属于什么呢?他不属于第七意识。他属于第八识,就是含藏识。但是当你有了这个定力,当你产生了这种智慧的时候,就可以转识成智。这所以我们今天叫解密轮回。


请问这个轮回的现象,这个硅谷这里电子特别发达。你看那个网站的表面,如果你有能力进入到这个网站的后台去,你能找到它的密码,请问你可不可以改变这个网站?就可以改变。请问我们生死轮回的这种现象,是不是像一个网站的表面?表面看上去这样子的,但是你只要能找到它的后台,你有这个密码,完全都可以改变。


佛教就是超越生死,他是根本智慧。所以佛教里面并不教我们怎么发财,怎么样子长得漂亮,人生怎么如意。因为这一切只不过是你生老病死当中的一出又一出戏而已。佛教是要你生出根本的智慧来,从根本上釜底抽薪,把它结束掉。把六道轮回的路终结掉,这才是我们学佛最重要的目的。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图片
图片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相关文章
· 隋文帝、苏东坡的前世都是出家人
· 下一站,我们去哪儿?——解读轮回过患
· 龙的传人:伏羲氏(有声读物)
· 世人不信有因果,因果何曾饶过谁
· 他与佛陀前世是何殊胜因缘?他在安居期间证圣果
· 结夏安居期间应该做什么?
· 对年轻人的一些肺腑之言
· 比谁去的寺院多,论谁的师父名气大?学佛要打破这些误区!
· 三皇之首:燧人氏(有声读物)
· 唐朝著名诗人李商隐的禅诗佛缘
· 三月结夏,九旬安居 ——慧日禅寺进入结夏安居第一天
· 520再谈爱,如何让爱不变成恨?让爱更广大、深沉、永恒
· 具行大师往生事迹(绘画版)
· 人有前世,为什么都不记得?
· “三皇五帝”之 炎帝(有声读物)
· 【联合国卫塞节】四月十五恭逢佛吉祥日
· 震撼三观:人为何忘记了前世?并非喝了孟婆汤
· 送彩蛋!「慧」看电影之《地球脉动II》干货笔记:天地间真正的生存之道
· 永恒的主题(有声读物)
· 点点滴滴,善用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