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无处不在
吃到肚子里真的算自己的吗?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财、对人、对名,对很多东西都有一种过度的贪欲,人与人之间很多时候是一种贪心的关系。
现在的人起心动念都跟利益挂钩,贪心萦绕在心头,贪无处不在,这已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一种社会现象。
乃至于吃自助餐,为了一些蝇头小利都可以将人性的贪婪毫无保留地暴露出来。
自己带着塑料袋去自助餐厅连吃带拿,这种新闻已经屡见不鲜。我们所有人看到都一片哗然。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贪心,这种新闻只不过是把这个贪心通过聚焦放大了,让看的人知道,原来贪心的影响真的很严重。
我们常常在去吃自助餐的时候,都会开玩笑地说,“幸亏早晨没吃饭,不然去吃自助餐就亏了。”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有这个心态吧?只不过贪的大小不一样。好像不但要把本钱吃回来,还要把别人前世欠他的钱都吃回来,像讨债一样的。这都不是吃自助餐吃得够不够本的问题了。这实际上是人性的贪婪。
我们很多人从小到大接受到的教育是,“吃到肚子里才算是自己的。” 但是仔细地去想一下,吃到肚子里真的算自己的吗?如果我们有了一点点智慧后会发现:一个人真正获得什么,并不是他赚取了什么、拥有了什么,而是因为他奉献了什么、给予了什么。宇宙最高级的法则是“给予”。一个人能给予这个世界,实际上才是宇宙的一个良性法则。
如果一味地向世界索取,用贪嗔痴来面对这个宇宙的话,就会掉入贪嗔痴这个黑洞的陷阱里。贪无边际,贪到最后,只会把自己贪到地狱中去。
贪嗔痴是迷失众生“病态”的表现
贪嗔痴的果报是很严重的。比如众生的贪,在《天台宗纲要》里就讲到,有自贪、他贪、遍计贪三种。我们不单贪自己,还贪别人,不单贪人,还贪物。既有对身体的贪,也有对我的执念的贪。贪几乎遍于一切处。所以它既有身根的物理属性,也有精神属性,甚至也关系到我们的愚痴与否。
既然贪在根本上是错的,那我们为什么还会执着在错里呢,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愚昧。所以这个贪,现象是表现在贪里,但它会延伸出嗔恨,也延伸出愚痴,然后相互作用,轮回的三缸发动机就这样被带动起来了。
在轮回图里,贪、嗔、痴分别由鸡、蛇、猪来表示。鸡追着蛇的尾巴,蛇追着猪的尾巴,猪又追着鸡的尾巴。我们观察一下就知道了,鸡是很傲慢的,天一亮,就开始唱歌自我表现,还时不时在扒东西吃,没事还常常用嘴啄着理毛。这些都是贪的表现。
所谓贪嗔痴,其实是迷失众生一个“病态”的表现。就像一滴醋抹在健康的皮肤上是不会痒的,但如果抹到生病的皮肤上,就痒得钻心。这种痒到要去抓的欲望,实际上就是一种病态的表现。健康皮肤是不会痒的,就像健康的、圆满的、正觉的生命,是不会起贪嗔痴的。
有人问虚云老和尚:您这么长寿,有什么秘诀呢?
老和尚说:在我看来,一百年只是一天而已。
这句话就代表了老和尚的定境:自五十六岁大彻大悟之后,他就一直保任在这种光明中。也正因为这样,他才显现了那么多人性的高贵品格,建刹安僧毫无执着,真正地是“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这种出尘的、不受尘染的、光明的境界。
而对于我们凡夫来说,我们每个人的业力、贪嗔痴,让我们无量劫来轮回流转。学佛,就是学习认识什么是轮回的过患,什么是陷我们于轮回的业力,什么可以超拔,什么可以超脱轮回。
佛教是智慧和理性的教育,佛是生命达到圆满的智者。在佛的教育下开启智慧,获得正能量的财富,把生命贪嗔痴的漏洞堵起来,然后,告别恶性循环,建立良性循环,让生命彰显出智慧的正能量,这就是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