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把握修行好时机

2022-06-17 00:00: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图片


五月是生机勃勃的时候,精气神都容易满。世间人最怕的就是满,满会招损。但对修行人来说,好不容易给你一次满的机会,我们每天都要珍惜,每一个时辰都有它的微妙之处。


图片



  心安神定,春生夏长  


图片


我们老祖先有一句话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夏天正是长养的时候,尤其我们白天出坡,这也是一种对气场和业力的净化。


白天干活时,出出汗也不要紧,出了汗稍微避开太阳,到有一点风的地方吹一吹,让它自己挥发一下。出汗后毛孔是张开的,不要一下子到很凉的地方,否则肌肤就会收缩,一收缩就把汗闭在体内了,这种寒气一旦闭进去就非常难以排出来。


出汗可以排毒,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可以把我们肌肤里积累的很多东西排泄出来,它有很多好处。但有一个问题,出汗的时候如果没有正念,心是散乱的,那么人的气就会散。


所以哪怕再怎么出汗,我们的心也要定。如果元神是定的,那它只会排毒,不会耗气。这样就把好的部分保留了下来,不好的会宣泄出去。筋骨只要一锻炼起来就不一样了,虽然这个身体是业障聚,但它也是可以调的。



  充满惭愧,切莫得少为足  


世间人往往把五月叫做“五毒月”,但对于修行人来说,这是很好的时节,每天都非常得殊胜,更何况我们在文殊菩萨的圣山,这是修行最好的地方。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里面就讲到,文殊菩萨有这个愿力、有这个威德力,能令众生疾趣菩提。


【今说曼殊承佛五智尊圣性金刚三十支三密三菩提。令一切菩萨及一切众生。修入速疾迅寤玄通。证入佛心金刚圣力。圣性菩提如来三摩地故。已前一切成佛者。尽皆修此最上大乘殊胜法教。速成佛果菩提也。】


本来证悟菩提是要阿僧祇劫地算的,但是文殊菩萨的微妙不可思议就可以让我们疾速地趣入。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教法,因为没有基础就没办法触及更加甚深的。


图片



学戒也是这样的,要先学共同乘的,人天乘的,学遵守因果方面的。所以我们持戒持得好的话,就能人天增上。持戒有功德,破戒会有罪过。如果按照小乘戒,做对首忏,有的罪是不通忏悔的,那怎么办?佛陀为了救度我们,就以自己的威德开显了更加殊胜的教法。

 

所以我们要充满惭愧,要尊重佛陀制定的所有戒律,但也不要得少为足,越深入地学习佛法,就越发现佛法真的是太不可思议了。

 

《法华经》未到正文就先赞叹到,“假饶造罪过山岳,不须妙法两三行”。“假饶造罪过山岳”,如果按照小乘忏法,就没办法忏罪了,但是接着这一句“不须妙法两三行”,就很好了。我们读了《楞严经》就知道,什么罪是《楞严咒》忏不掉的呢?这是我们每天做早课都要念的咒。

 


注1:【阿难。是善男子。持此咒时。设犯禁戒。于未受时。持咒之后。众破戒罪。无问轻重。一时销灭。】——《楞严经》


注2:《重治毗尼事義集要》中問:
「依律,犯根本罪者不可懺悔,何故《大佛頂經》云:『若造五逆四重無間重罪,誦此咒者,悉皆除滅,更無毫髮。諸佛菩薩,不但不將為過,亦將功德與之,乃至悟無生忍。』如是觀之,罪無大小,只須持咒,曾無發露向彼之科,經律霄壤,義云何通?」
 
答:「佛頂光聚微妙章句,名為咒心,亦名心咒。即是密詮首棱嚴王三昧,試觀於顯說中,最初便敕直心酬問。心言直故,永無諸委曲相;倘罪無大小,不肯發露向人,既違如來一道,豈合無上咒心。

經中為顯密印神功,故云罪無不滅。不惟此經為然,舉凡尊勝、大悲、方等諸咒,乃至三十五佛、五十三佛、五千五百佛名等經或占察、梵網懺法等,皆有此義。

正由眾生惑業障深,無知造罪,難調難伏,難拔難除,故毗尼嚴擯絕之科,經咒開自新之路,一折一攝,相為表裏,令未造罪者,不敢故造;已造罪者,還得滅除。可謂徹底悲心,勝妙方便。倘無律制,則住持僧寶不尊;倘無經咒,則罪障眾生永墜。四悉巧被,同出一音,豈容妄生軒輊(xuān zhì)哉。」——藕益大师著述



  佛法只要去做,就会有用  


图片


按照地藏菩萨法身的见来说,我们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不同的标准,灭业的能力也不一样,如果真的证悟了法身的智慧,那你什么业不灭啊?所以大乘的灭罪法,也是依于金刚体性的。


即使你听到了,你开始修了,也不代表你就明白了,还是要慢慢地去理解的。佛陀说的肯定不会错,肯定是真实不虚的,但如果我们资粮不够,也是领会不到的。


但即使领会不到,也依然要虔诚地去做,因为只要去做,就会有用。就像我们天天吃饭,吃了都能消化,但这并不代表你了解每一道菜是怎么消化的。手机我们都用得特别溜,但任何一个元器件拿出来,你都不知道原理是什么。佛法也是如此,非常地精妙、不可思议。


五月对我们修行人来说特别宝贵,每一天都很珍贵。我们要天天进步,今年长好了,基础就好了。在菩提道上的每一年、每个月都有不共的功德,我们要好好地守住。


          ——三参法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天空之镜|在时空中,每一个生命的业都会留下痕迹


图片

清凉日志|五周年庆 昙花献瑞

图片

因为佛,我来这里了,你也来这里了

图片

五周年隆重推出 | 我是古寺 焕发新生


图片

五周年特辑—致义工

图片

我们这五年 | 愿作菩萨的一只手

图片

我们这五年—建寺纪念


图片

一座寺院的设计所蕴含的智慧

图片

我们这五年|一场与文殊菩萨的盛大相约

图片

持戒,是为了生定、发慧

图片

心一境性好自在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虚云老和尚:元珪禅师实例证明“德重鬼神钦”
· 这里的一切,只为成就你一人
·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们都有这个优势
· 以心灵,装藏时光;用充实,温暖人生
· 天空之镜|在时空中,每一个生命的业都会留下痕迹
· 提升维度
· 菩提道上不断增上
· 【茶香慧日寺】树戒幢庄严佛法
· 地藏24岁,带着一条狗艰难跋涉到中国 ||《地藏菩萨传》(第24回)
· 隋代佛教造像的巅峰之作:波士顿博物馆藏石雕观音立像
· 因为佛,我来这里了,你也来这里了
· 濮存昕:饰演弘一法师影响我一生 | 电影《一轮明月》
· 学佛,为安心
·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档案,它的轨迹取决于什么?
·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10)
· 【涅槃之光】听闻这两字,生生世世不堕三恶道
· 与佛,一路同行
· 嘴皮功夫,能抵得过生死吗?
· 【绍云老和尚】什么叫明心见性(一)
· 简单好做的【姜末拌黄瓜】,让厨房小白的你一学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