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档案,它的轨迹取决于什么?

2022-06-14 07:32: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图片



因果不曾饶过谁。

不管我们承不承认,认不认识,

事物的规律总是存在的。

哪怕佛没有来到这世间,

这世间也是有因果的,

佛只是告诉了我们而已。


信则有,不信则无?



轮回是一场泡沫剧。你说它没有吧,它很真实;你说它很真实吧,它又是因缘所生,不是固定的。所以我们需要觉悟因缘,觉悟了才能选择自己的行为。


善业是我们人造的,恶业也是我们人造的。比如放生,放的人和抓的人,这两种行为产生的业果是不一样的。我们学佛,就是要把善建立起来,让善从模糊的轮廓变成清晰的形状,再变成3D的立体的,成为可以触摸到的善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是很重要的修行。比如说吃素,你能建立吃素这样一种坚定的理念吗?当吃肉的人劝你,说没营养的时候,你会被他说动吗?你自己如果很坚定,理论很清晰,能划清善和恶的鸿沟,就能把这个障碍消融掉,反过来说服别人。


觉悟和不觉悟,这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会形成两种不同的结果。不是说“信则有,不信则无”,信有信的有,不信有不信的有。这个有就是“结果”。


为什么要“积阴德”?



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档案,这个档案会以你的善恶业力而形成一个轨迹。佛教认为,这个轨迹不是一定的,是可以改变的。


中国人常说“积阴德”,什么叫阴德?我们虽然活在这世间,但在我们后面有一个大数据箱,那都是阴德。这个数据会跟着我们到下一世。所以积阴德就是给自己的数据库里储存一些正能量。


图片



有阴德,肯定还有阳德。阳德是什么呢?如果阴德是做好事不留名,阳德就是做好事留名,获得一些世间的名利。所以我们很多佛弟子,常会说“不要写名字,不要写名字”,他就认为我做的佛菩萨都知道的,都会在我生命的轨迹里刻着,不需要刻在一个石碑上。


阴德就等于存着一笔钱,在需要支付的时候可以任意地支付。当我健康有问题的时候,我能启动阴德来补我的寿命;当我有倒霉的事时,阴德能帮我消灾;当我的亲人有什么病痛灾难时,我的阴德还可以拿去供养他们。


由此我们也可以知道,佛教到底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是宿命的还是改命的。我们的悔改,加上佛菩萨的功德力,就可以改变我们后台的数据。


谁在以自己的功德

承担众生的业力?



我们现在为什么能够来学佛,实际上就是因为佛曾不止一次地救过我们。这种救过,填补了我们跟佛之间的一段生命的空白,建立起了一种链接,佛由此就能把我们从轮回的苦海里打捞上来。


图片



所以这种打捞起来的缘,是要铺垫很多、很久的。佛一劫一劫地准备,一次一次地救护,为了有一天祂成佛的时候,我们能成为祂的弟子,聆听祂的教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佛说无量寿经》其实也是佛陀在说自己的本地风光,衪符合于华严一真法界的境界。

佛为我们介绍的极乐世界是佛的见、佛的愿、佛的行、佛的种种功德力所造就的世界。众生若能乘愿往生,就能一生成办道业。


六道之中,从天堂到地狱,都是业力变现的,是假相。像天人,虽然享受着天福,却还是避免不了坏苦的逼迫。而业力流转中的众生并不知道真相,这就需要佛菩萨来“显示真实之际”。


图片



这可以说是最难的工作。让众生破迷开悟,见到并安住于自己的佛性,不仅要有如来辩才之智,还要能熟悉众生的思维方式,明白众生的价值观念,清楚众生的表达方法,要同于众生的言音去开导他、化度他。


诸佛菩萨虽以各种化现救度众生,却不会被万物束缚、被境界迷惑,这也就是修行中常说的一句话:“我若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佛菩萨于一切法皆得自在,心心念念只是为了利益众生。


利益众生,“作不请之友”,佛菩萨度生就像妈妈照顾孩子,不需要孩子要求,就会不失时机给予关心和爱护。以自己的功德承担众生的业力,正如《地藏经》中所说,“替与减负,或全与负。”


度众生是菩萨的事业。对于正在修菩萨道的行者,做这项事业除了要有承担众生重业的勇力,还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修行。


菩萨行事业

到底是有为的还是无为的?

图片



 一方面,领悟自己的佛性,知道佛性的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生不灭,这是菩萨的无为;


 另一方面,精习法藏增益自己常使不绝,这是菩萨的有为。


所以菩萨是悲智双运,“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以各种方便将真实之利惠及众生。


那,众生为什么觉得跟菩萨亲密接触的机会并不多呢?


因为我们轮回得不亦乐乎。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10)
· 【涅槃之光】听闻这两字,生生世世不堕三恶道
· 与佛,一路同行
· 嘴皮功夫,能抵得过生死吗?
· 【绍云老和尚】什么叫明心见性(一)
· 简单好做的【姜末拌黄瓜】,让厨房小白的你一学就会
· 生老病死降临时,你会因为毫无准备而惊慌失措吗?
· 戒定慧,三者相互增上
· 1822天 | 您在金色界闪光的五年
· 我们这五年 | 愿作菩萨的一只手
· 戒条为何定?戒体怎么生?
· 【广钦老和尚】为何而出家
· 吉祥花开,花开见佛!优昙花绽放全过程,不容错过!
· 失足青年,最需要的是觉悟
· 一座寺院的设计所蕴含的智慧
· 一朝春尽,红颜老
· 送你一颗五月“消毒”丹
· 看一看五台山的云
· 【恭迎伽蓝菩萨圣诞】愿以己身 庇一方净土
· 恭迎伽蓝菩萨圣诞|从三国猛将到佛教护法菩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