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候,浙江慈溪有一农妇,家里非常穷,和儿子挤在一间小破屋里勉强度日。儿子脾气暴躁,对她很不孝顺,经常喝骂她。
有一天,她又被儿子骂了,心里很难受,就来到临近的一座寺庙,向僧人倾诉自己的苦衷。
僧人告诉她:“你既然已经知道苦了,为何不把苦卖掉呢?”
农妇一脸疑惑:“怎么把苦卖掉?”
僧人说:“你一心念阿弥陀佛,命终之后往生净土,从此无有众苦,便是把苦给卖了。”
农妇仍有疑虑:“我家里很穷,娘俩吃喝拉撒睡都在一间小破屋里,床下还有猪圈,这么邋邋遢遢的,哪有资格念佛呀?”
僧人告诉她但念无妨。回到家后,农妇便每日念佛不断,一心想着要把苦给卖了。
两三年后,突然有一天,她对儿子说:“我某月某日就要往生西方了,这一天你不要外出,在家帮我办理后事。”隔了几天后又说了一遍,但儿子都不相信。
快到约定日期的时候,儿子在家里闻到了一股很好闻的异香,但却找不到香气的来源,这才想起母亲之前说的话,心中惊疑不定。
等到了那一天,农妇沐浴换衣后,在儿子眼皮子底下,真的就这么端坐着念佛往生了。
三参法师开示
娑婆世界是乐的名字都听不到,都是受苦。佛告诉我们,我们所认为的乐叫“坏苦”。
人生有八苦,从另一个角度还可以归纳为三种苦:苦苦、坏苦、行苦。
苦苦本身就是苦,而且苦上加苦。坏苦其实是一种变灭的苦,所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暂时的快乐刹那在变灭,不会永远存在,因为它的本性是苦。
所有的受都是苦的,温度低一点,我们就感觉冷了;温度高一点,就感觉热了。科学的发展,就是为了克服这个苦,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苦。最多只是改善外部环境而已,热了,造一个空调降降温,让我们感觉舒服一点,但是这个苦的根本解除不掉。
我给我师父悟公上人做侍者,亲近他十一年,常常看着他皱着眉头。我问师父为什么皱眉头?师父说你看这世间人啊,娑婆苦,娑婆苦,娑婆之苦谁能数?众生家家都是烦恼窝,烦恼炽盛啊!但是世间人却好像不知道苦,也不畏惧苦。
跟他们说什么是真正的乐、要离苦得乐,他们也没有感觉,反而觉得自己蛮乐的。所谓“无知者无畏”,不知道自己前途有多坎坷,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有多恐怖。
所以佛为什么成道之后,讲的第一个法是苦谛呢?原来众生天天在这个轮回当中,甚至连了解苦的智慧都没有,更没有摆脱苦的能力。佛要来救他,他却说我不要你救。众生苦就苦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