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遇明师良友,不问圣凡,但具正见

2022-04-29 21:3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观看视频



《灵峰宗论·示元白》

蕅益大师  著


  第三集(二)




既离爱网,专求出要,必应甄别邪正,洞明权实,了悟顿渐。若不遇真师匠,唯应读诵大乘,深求至理。不依文解义,不离经穿凿。法法会归自己,处处体认心性。自于真宗,渐堪趋入。倘遇明师良友,不问圣凡,但具正见,知如来秘密藏者,即可依之人。放下身心,不惜体面,不辞劳苦,不畏饥寒,乃至不吝身命,毕生服役,咨禀法要。自然福至心灵,感应交彻。如螟蛉克肖,时雨化生。以得亲近善知识故,则能亲近最上妙乘。以得习学上乘法故,则能出生广大圆满智慧。切莫高推圣境,自处凡愚。恋刹那幻境,忘旷劫远猷。自暴自弃,非才之罪也。




既然有要了生死的心,而且这么勇猛,不为所动,这个目标不被任何东西所打岔。“既离爱网,专求出要,必应甄别邪正,洞明权实”,要修行的话,理路要正,不能邪,“洞明权实”,要知道什么是方便的,什么是究竟的;“了悟顿渐”,要知道什么名渐修,什么属于顿悟。


“若不遇真师匠”,请问要遇到真师匠容易吗?大善知识容易遇到吗?不容易的。不仅现在是这样,乃至明朝、宋朝、更久远的时代都是的。不是说你想学佛了,出了家了,就能遇到,这是要好好去找的。所以憨山大师也说:“出家容易遇师难,不遇明师总是闲。” 当蕅益大师看到憨山大师的书,心里就很难过,说:我怎么遇不到这样的人呢?我只能看他的书。


那这时候该怎么办?“唯应读诵大乘,深求至理。不依文解义,不离经穿凿。”既不要停留在文字表面的意思上,要去深刻地体悟它的真实义;同时又不要离开经,自己瞎琢磨,要“法法会归自己”,佛说一切法不离一切心,“处处体认心性。自于真宗,渐堪趋入”






今天我们能够坐在一起,这么清净地在法上增上,让我们的法身慧命成长,这是很好的。如果自己读大乘经典,大乘经典也会陪伴我们成长的。只要自己不瞎想,甚至天台宗里说,要不起分别地读,如逢咒语都不要紧的。


大乘经典有大乘经典的气场,你只要跟着这个大乘气象,将佛的菩提心摄在里面。大乘经就是佛的菩提心,小乘经是佛所讲的让我们出离的方法,指导的技术性比较强,对当时的弟子来说,佛陀就像阿罗汉一样。而大乘是一种方向,是佛的菩提心摄的愿力,是佛的内在的本地风光的状态,属于遍现一切、遍知一切的状态。所以当我们读大乘经典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佛光之中了。


在这个过程中,自己也越来越明了这个理,这个时候“倘遇明师良友,不问圣凡,但具正见”,这个很重要!他是不是证阿罗汉了?他是不是怎么了?因为你也不知道,所以不要给他人贴标签。


“但具正见”,正见是什么?“知如来秘密藏者”,如来秘密藏是什么?就是法身见。


实际上禅宗悟到的就是法身见,因为法身理是不需要你去造的,只要悟得就行了;悟得法身理,就能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因为那个性即是佛,这个秘密如来藏法身是真实佛,就是《金刚经》所讲的那个金刚智慧。如果他懂得这个了,“即可依之人”,这样子的人就是你可以依止的。



FORIQINGLIANG

图片
图片



如果遇到这样的人,依止后应当怎么样?下面就是讲具弟子相:“放下身心,不惜体面,不辞劳苦,不畏饥寒,乃至不吝生命,毕生服役,咨禀法要。”既读了大乘经典,为什么还要这样呢?因为读大乘经典的时候还是属于逻辑思维,还是自己的分别识状态,还是属于渐修的状态。


想现见法身,现证如来藏,这叫“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不可思议的,是要靠善知识这种大因缘的。借助善知识的对境来消我们身心的业障。能放下身心,就是消了身心的业障;能不惜体面,就消了心理上深层的更细微的业障;能不辞劳苦,不畏饥寒,实际就是不打自己的小如意算盘,而是把整个身心投入到里面去,叫“毕生服役”


在这个过程中“咨禀法要”,就如我们大家都在闻法,除了佛菩萨超时空地护念,实际上也是要求大家要闻法。所以就“自然福至心灵,感应交彻。如螟蛉克肖,时雨化生”。就好像蛹变蝴蝶了一样。



图片



“以得亲近善知识故,则能亲近最上妙乘。”大家也不用看我,就看我师父,因为跟我结缘了,就跟我师父结缘了,他老人家已经是佛教界公认的得道高僧。


所以前面“以得习学上乘法故,则能出生广大圆满智慧。切莫高推圣境”,别说那是佛菩萨的事,“自处凡愚”,觉得自己是凡夫,是愚痴人,如果自己没有担当的话,就蜷缩在这个刹那的幻境中,贪恋在、自居在这个刹那的幻境中,也是不可以的。


“忘旷劫远猷。自暴自弃,非才之罪。”这里是说觉得自己没有才华,自暴自弃。实际上人人都具如来智慧德相,我们只要把自己打扫干净了,本来面目都会现前的。而且这只能靠你努力。你努力了,佛是你的助缘,大善知识是大因缘;你不努力,佛也帮不了你,这个大因缘现前也没用的。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悟道法师净土精要】极乐世界种种庄严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呈现
· 一道简单零失败的快手菜,粉丝娃娃菜
·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地藏菩萨传》(第19回)
· 说好的“一路向上”,但路在哪?
· 观音菩萨心咒的殊胜功德
· 影视剧中常说,二十年后还是一条好汉,然而真相是…
· 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同论典讲的不一样?
·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 行走在繁华街头的僧人
· 【佛教故事】人生究竟是什么——《攀藤食蜜图》
· 体光长老:修行人该怎样用功才会得法受用
· 是什么原因,让生性暴戾的她突然戒杀茹素?
· 春季调畅情志,扫除福德的绊脚石,需要这样的心
· 破我执的简单方法
· 修行,如待酣春
· 妙!这些神秘的纹饰里蕴藏了大智慧!
· 心若觉醒,何妨万物常围绕?
· 佛弟子的功德意义
· 【人天善法】梦受动物屠戮之苦,醒后戒杀茹素
· 轮回的根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