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不要抬杠

2022-04-30 00:02: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我们禅宗有个牧牛图。刚开始只有牛的概念,看不见牛在哪儿的,那找吧,找也找不到。后来听到幽深的山林里面传来牧童的笛声,能听到牧童笛声也不错了,牧童他就是放牛的,放牛娃找到了,就离牛很近了。


再进一步,看到牛了,那个牛浑身都是黑的;再慢慢地,牛的头开始变白了,然后脖子也开始变白了,胸脯也变白了,前面身变白了……最后只有尾巴才是黑的,全身都是大白牛了。


图片


祖师就是用这个比喻来让我们明白,修行的一个菩提道的次第。


那个黑就代表我们的我执、我见、有为法、生灭法、有漏法,白就代表戒定慧的清净法身德。所以经典里也讲到“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


法身的本体虽然是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但是我们修正的因地的人,却是随着自己的资粮和智慧,有渐证、分证和顿证的区别。一般的人都是属于分证的,资粮增加了,破了无明了,才能显出法身。


这说明业障也是可以破的,业障要仗着功德力来破,业障一破了之后,功德力再进一步增长,就进入了良性循环。




图片


我们在因地修行的时候就是要这样慢慢地,你先要去熟练、熟练,然后才能够得受用。你不能依着祖师的论来抬杠,六祖大师都说了“菩提作么长”,那菩提还怎么长?


六祖大师他代表着果地的境界,到了果地那就是“说似一物即不中”,不要说烦恼他不承认了,你说佛他也不要听的,所以赵州禅师有语“佛之一字,吾不喜闻”。你跑到禅堂里说个佛字,让你洗禅堂洗三天。


如果最后你修到无我了,那其他人又跟你抬杠,你怎么无我了,你这人不是在那儿吗?虽然那个五蕴的柴篱笆还在,但是般若光已经不受它障碍了,已经超越出来了,这有什么矛盾呢。




图片
图片



所以从般若体性上,从佛的智慧角度来说,照见五蕴皆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这不矛盾的。你不要跟佛抬杠说,你不是有“我”吗,你虽然讲无三十二相,你不是有三十二相吗?


佛陀的三十二相不妨碍祂的无相;佛陀虽然丈六金身,不妨碍祂以法界为身,对不对。佛陀以法界为身,又应现在每一众生前,以三十二相、以丈六金身应身在我们这个时代,这是不矛盾的。


但是我们人想东西,想什么都是单路的,都是单条腿、单维思维,所以佛陀跟我们说:“众生处处著。”众生他就是执著,他就是束缚相嘛,他不是解脱相,那对圣者来说,处处解脱,无一法可以缚住他。


——三参法师  


图片
图片

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同论典讲的不一样?

图片

月满中秋日 家国共此时 | 古文殊寺一日纪实

图片

中秋节最新开示 | 来过这里,这一生终结的时候,是可以拿来抵债的

图片

为人父母者不可不知的“爱子之道”,教女比教子更为要紧!

图片

什么叫“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句话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图片

婚姻也是一个人的修行 —— 夫妻间的相处之道

图片

听经闻法为何如此重要?(古文殊寺法堂最新开示)

图片

悟公上人:念佛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图片

师父在哪里,祂就在我的生命最高处坐着......

图片

师德耀大千  法乳永流传(六月初八法会现场开示)

图片

自己给自己算算命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倘遇明师良友,不问圣凡,但具正见
· 2022年的第一次日偏食,从六字大明咒开启
· 【悟道法师净土精要】极乐世界种种庄严是阿弥陀佛的愿力呈现
· 一道简单零失败的快手菜,粉丝娃娃菜
·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地藏菩萨传》(第19回)
· 说好的“一路向上”,但路在哪?
· 观音菩萨心咒的殊胜功德
· 影视剧中常说,二十年后还是一条好汉,然而真相是…
· 同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同论典讲的不一样?
· 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 行走在繁华街头的僧人
· 【佛教故事】人生究竟是什么——《攀藤食蜜图》
· 体光长老:修行人该怎样用功才会得法受用
· 是什么原因,让生性暴戾的她突然戒杀茹素?
· 春季调畅情志,扫除福德的绊脚石,需要这样的心
· 破我执的简单方法
· 修行,如待酣春
· 妙!这些神秘的纹饰里蕴藏了大智慧!
· 心若觉醒,何妨万物常围绕?
· 佛弟子的功德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