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大师:福报怎样才能享不尽?

2020-01-14 00:02: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图片

享福消福,福尽祸来;吃苦了苦,苦尽甘来。这一生要好好惜福、培福,不要糟蹋了自己的福报。不惜福,不培福,是会减损福报的。如果总是在享福、消福,那么福报就会愈来愈少,等消耗殆尽时祸患就会随之而来。一个人如果懂得知足,懂得惜福、培福,当遭遇逆境时就不会抱怨,而在一帆风顺时则懂得感恩,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知足常乐,才是一个真正幸福的人。






弘一大师谈惜福




文丨弘一法师

“惜”是爱惜,“福”是福气。就是我们纵有福气,也要加以爱惜,切不可把它浪费。


诸位要晓得:末法时代,人的福气是很微薄的;若不爱惜,将这很薄的福享尽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


图片
图片


古人所说“乐极生悲”,就是这意思啊!我记得从前小孩子的时候,我父亲请人写了一副大对联,是清朝刘文定公的句子,高高地挂在大厅的抱柱上,上联是“惜食,惜衣,非为惜财缘惜福”。我的哥哥时常教我念这句子,我念熟了,以后凡是临到穿衣或是饮食的当儿,我都十分注意,就是一粒米饭,也不敢随意糟掉。而且我母亲也常常教我,身上所穿的衣服,当时时小心,不可损坏或污染。这因为母亲和哥哥怕我不爱惜衣食,损失福报,以致短命而死,所以常常这样叮嘱着。


诸位可晓得,我五岁的时候,父亲就不在世了!七岁我练习写字,拿整张的纸瞎写,一点不知爱惜。我母亲看到,就正颜厉色地说:“孩子!你要知道呀!你父亲在世时,莫说这样大的整张的纸不肯糟蹋,就连寸把长的纸条,也不肯随便丢掉哩!”母亲这话,也是惜福的意思啊。


图片
图片


我因为有这样的家庭教育,深深地印在脑里,后来年纪大了,也没一时不爱惜衣食。就是出家以后,一直到现在,也还保守着这样的习惯。诸位请看我脚上穿的一双黄鞋子,还是民国九年在杭州时候,一位打念七佛的出家人送给我的。又诸位有空,可以到我房间里来看看,我的棉被面子,还是出家以前所用的;又有一把洋伞,也是民国初年买的。这些东西,即使有破烂的地方,请人用针线缝缝,仍旧同新的一样了。简直可尽我形寿受用着哩!不过,我所穿的小衫裤和罗汉草鞋一类的东西,却须五六年一换。除此以外,一切衣物,大都是在家时候或是初出家时候制的。从前常有人送我好的衣服或别的珍贵之物,但我大半都转送别人。因为我知道我的福薄,好的东西是没有胆量受用的。又如吃东西,只生病时候吃一些好的,除此以外,从不敢随便乱买好的东西吃。


惜福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主张,就是净土宗大德印光老法师也是这样,有人送他白木耳等补品,他自己总不愿意吃,转送到观宗寺去供养谛闲法师。别人问他:“法师!你为什么不吃好的补品?”他说:“我福气很薄,不堪消受。”


他老人家——印光法师,性情刚直,平常对人只问理之当不当,情面是不顾的。前几年有一位皈依弟子,是鼓浪屿有名的居士,去看望他,和他一道吃饭。这位居士先吃好,老法师见他碗里剩落了一两粒米饭,于是就很不客气地大声呵斥道:“你有多大福气,可以这样随便糟蹋饭粒?你得把它吃光!”


我们即使有十分福气,也只好享受二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诸位或者能发大心,愿以我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那更好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古文殊寺

客堂电话:0350 — 336 3636



 声 明 

本期图片丨善听法师

文字整理丨古文殊寺工作室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这是一个小行为,却能成就你心灵的大世界
· 当一个玛雅人走到你面前,接下来......
· 不持五戒,下辈子再想做人不够资格!
· 宝贵的人身用来轮回,你似不似洒?
· 老奶奶20年来居屋定所、身无分文却游历了无数国家:抛却物质,心灵会更自在
· 师兄,你来这儿是为了法,还是为了吃?
· 汉传佛教早课十小咒的殊胜功德
· 学佛修行的秘诀
· 当你诵经的时候,诸佛菩萨、龙天护法和无量百千万亿众生都在
· 古文殊寺原创佛曲《金色五台》
· 不读此文后悔一辈子!十二因缘详解生死轮回的工作原理
· 弟子好好修师父就多了一根线充电,否则师父就多了一根线拖累
· 大画 | 人间达摩
· 为生死大事,不惮登山涉水,劳碌奔波
· 【茶与修行】寒冬里,一盏禅茶,温暖身心
· 年轻一代的最大危机——内心的精神世界日渐萎缩 | 《生命·觉者》郦波
· 腊月十七 | 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紫柏真可尊者圆寂纪念日
· 恭敬僧宝,原因就在这里
· 佛法有声书:智慧、慈悲的主题不变
· 僧宝,就是我们的解脱幢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