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持五戒,下辈子再想做人不够资格!

2020-01-13 00:01: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图片

佛虽说种种法门,无论大小乘戒,皆以三归五戒为根本。务使受持者,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依之立身齐家治国,则人道主义尽。且苦因既息,苦果自灭,解脱三涂苦,生人天中,易入佛乘,则学佛主义亦尽。故三归五戒,是导世之良津,拔苦与乐之妙法。


欲脱生死黏,去烦恼缚,非五戒不为功。故云:“五戒不持,人天路绝。”夫“戒”者,生善灭恶之基,道德之本,超凡入圣之工具。以从戒生定,从定发慧,因戒定慧,方由菩提路而成正觉。故才登戒品,便成佛可期,故曰:“戒为无上菩提本”也。

图片

若欲不犯此五戒,重在摄心。妄心若摄,分别不起,爱憎自无。种种恶业,何由而生?故《楞严经》云:“摄心为戒,因戒生定,从定发慧。”当知“摄心”二字具足戒、定、慧三无漏学,断除贪嗔痴,则诸恶不起,自能众善奉行。故“摄心”二字,岂独挽救人心,维持世道;果能摄心一处,无事不办,日久功深,菩提可冀。


现在的佛法比较盛行的,是净土与禅宗。但一般僧众,都忽略了戒律,这是不合理的。因为佛法的根本要义,乃是“戒、定、慧”三字,如鼎三足,缺一不可。这是我们每个学佛的人,应特别注意的。


虚云长老开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古文殊寺



 声 明 

本文由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

微信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老奶奶20年来居屋定所、身无分文却游历了无数国家:抛却物质,心灵会更自在
· 师兄,你来这儿是为了法,还是为了吃?
· 汉传佛教早课十小咒的殊胜功德
· 学佛修行的秘诀
· 当你诵经的时候,诸佛菩萨、龙天护法和无量百千万亿众生都在
· 古文殊寺原创佛曲《金色五台》
· 不读此文后悔一辈子!十二因缘详解生死轮回的工作原理
· 弟子好好修师父就多了一根线充电,否则师父就多了一根线拖累
· 大画 | 人间达摩
· 为生死大事,不惮登山涉水,劳碌奔波
· 【茶与修行】寒冬里,一盏禅茶,温暖身心
· 年轻一代的最大危机——内心的精神世界日渐萎缩 | 《生命·觉者》郦波
· 腊月十七 | 净宗十二祖彻悟大师、紫柏真可尊者圆寂纪念日
· 恭敬僧宝,原因就在这里
· 佛法有声书:智慧、慈悲的主题不变
· 僧宝,就是我们的解脱幢相
· 墨宝 —— 宋.圆悟克勤禅师《印可状》
· 新年就要到了,我们能在新年里新生吗?
· 泰国正式实行限塑令!可爱的泰国人脑洞大开,玩嗨了!
· 这么多年过去了,为什么我还在思考、解读师父曾带着我所经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