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有哪些方法?又该注意哪些问题?

2019-12-11 00:03: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图片



念佛法门乃三根普被、凡圣齐收之法。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上说:“齐诸圣于片言,越三祇于一念。”念佛果德为我们的行因,是我们解脱道上能够快速成办的简易之法。《无量寿经》云:“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此法”即指念佛法门。是故十方诸佛菩萨及古往今来诸位祖师大德皆共赞叹念佛法门殊胜不可思议。那么念佛又有哪些方法?几种念佛法是什么关系?什么是“持名念佛”?持名念佛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图片
图片


持名念佛应该注意什么

法师开示

不同根器的人有不同的念佛的方法:


上根器的人是“法身念佛”,就是实相念佛,生活当中的一草一木、一行一动无非是佛,无非是法,浑然一体。


中根器的人是“观想念佛”,生活当中语默动静,皆能回光返照,忆念佛陀的那种寂默能仁,六根寂静心怀慈悲,以强大慈悲的力量忆念佛陀,也是观想念佛的一种。


下根器者靠一句佛菩萨圣号,都摄六根,持名念佛。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琉璃光王如来”、“南无地藏王菩萨”、“南无观世音菩萨”,都叫持名念佛。


图片
图片


实相念佛可以涵盖观想和持名念佛的功德;观想念佛可以看到持名念佛的境界。持名念佛的人没有办法了解观想念佛和实相念佛的功德。所以持名念佛的人要生惭愧心,不可以嘴上说:我业障重,我就持名念佛。行为上却根本看不出业障重应有的惭愧心,反而贡高我慢,轻慢其他的法门。


为佛弟子须知,虽然我只修学一法门,但是对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有的法,皆要恭敬、皆要皈依。我们因善根不足,没有能力广学诸法,要心生惭愧,这样持名念佛才有功德。


图片
图片


念佛当发菩提心

按照佛法的教理,要观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的父母。这样观想的时候,你心里面的功德生起来,心是充实的,不是空的。修行千万不要落空,要真实地生起这种心来,观一切众生皆是过去父母。同样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跟没有观的念佛相比较,功德是天壤之别。


没有发菩提心的人念佛,念的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无量寿,但心却是有限的,念念都有量,两个不相应。发起菩提心的人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等于无量句,因为菩提心本身就无量,以无量念无量,如是因如是果,这样就“母子历生,不相违远……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摘录自传喜法师开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古文殊寺

 声 明 

本期图片丨惜缘法师

文字整理丨古文殊寺工作室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文殊大士灵应录 —— 一别错过
· 这是佛陀不问自说的一个法门,这个时代我们都应该感恩佛陀宣说的这个微妙法门
· 不可思议!泰国洪水过后,佛像逆流漂回佛寺
· 华严初祖杜顺大师纪念日 || 与菩萨当面错过是怎样一种遗憾
· 受菩萨戒的殊胜功德
· 童子诵《法华经》, 死后舌生莲花
· 听经闻法是破迷开悟的关键
· 戒律不是用来侦查别人过失的武器
· 这部经,是极乐世界的说明书
· 一件奇闻告诉你:因果轮回真实不虚!
· 《楞严经》讲记七处征心之五:你的心在随所合处吗?
· 一部《法华经》,就是阿弥陀佛
· 《楞严经》七处征心之四:你的心在内外明暗之间吗?
· 悟公上人:念佛就是讲“一心皈命”,切忌三心二意!
· 僧慧超,一生诵《法华经》两万遍
· 凡夫和菩萨的区别在哪里
· 悟公上人:慈悲的表现在于......
· 从菩萨的行迹中,我懂得了......
· 今日大雪 —— 二十四节气坐功祛病法( 大雪坐功图)
· 不行悦亲之道 必生不孝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