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禅宗传承源流—忆念历代祖师(一)

2021-09-18 10:00:00 发布: 人气:14
图片

禅宗祖师上溯到印度摩诃迦叶;中国的初祖为印度来华僧人菩提达摩,二祖为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弘忍分几派,最大的有两派,神秀在北方传教,恪守上代所传教法,主张坐禅息念,“拂尘看净”。


慧能在南方弘教,不拘泥形式,不执著于名词概念,不重坐禅,认为“即心是佛”,只要内心直觉顿悟,便可成佛。历史上称“南能北秀”。由于慧能的方法简便易行,因此势力越来越大。流传至今的禅宗,都属慧能一派。慧能在世时,南宗并没有很大影响,那时神秀贵为“两京(洛阳、长安)法主”,“三帝(武后、中宗、睿宗)国师”,名噪一时。


慧能的弟子神会大力提倡顿悟,与北宗进行了激烈的斗争,终于为南宗夺得了正统地位。慧能弟子除荷泽神会外,还有青原行思、南岳怀让。青原行思之后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南岳怀让以后形成临济、沩仰二宗。临济在宋代分为黄龙、杨岐二派,被合称为“五家七宗”。

图片

一、达摩祖师──中国禅宗初祖

图片

菩提达摩,南天竺国香至王的三王子。少时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大乘,深入禅法。后随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学大乘义理,四十年后受嘱衣钵,续佛法脉。梁武帝普通七年(公元526年)达摩祖师泛海来到广州,后于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时人称“壁观婆罗门”。毕生提倡“二入四行”之教法,于弘法时屡遭险难,先后五次遭毒害。约魏文帝大统二年,因化缘已毕,传法得人,遂于第六次被毒害时从容灭度。因其将佛陀“明心见性”的禅法传入中土,故为中国禅宗的初祖。


二、慧可大师──中国禅宗二祖

图片

慧可大师,南北朝人,俗姓姬,武牢人,中国禅宗二祖。慧可得师精髓,承师遗志,弘扬达摩禅法。早年精于儒道,通老庄易学,后弃俗学,依宝静禅师出家。为求无上大法,立雪断臂,师事达摩。毕生力排诽议,虽屡遭险难,但仍坚持随宜说法,广渡群品。周武宗灭佛时,与同参昙林法师力挽狂澜,护送经典佛像。后隐司空山,付法三祖僧璨。寂于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世寿107岁,谥“大祖禅师”,可谓中土禅宗第一人。


三、僧璨大师——中国禅宗三祖

图片

僧璨大师,中国禅宗三祖。初以白衣谒二祖,既受度传法,隐于舒州之皖公山。后周武帝破灭佛法,三祖往来太湖县司空山,居无常处,积十余载,时人无能知者。至隋开皇十二年壬子岁,传法四祖道信。后适罗浮山,悠游二载,却还旧址。逾月士民奔趋,大设檀供。三祖为四众广宣心要讫,于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合掌立终,谥“鉴智禅师”。传灯法本为《信心铭》。


四、道信大师──中国禅宗四祖

图片

道信大师,隋朝蕲州人,俗姓司马氏,中国禅宗四祖,世称双峰道信。幼慕空门而出家,开皇十二年(公元592年)入舒州皖公山,参谒僧璨,言下大悟,奉侍九年,得其衣钵。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归蕲州,住破头山三十余年,传法于弘忍,另有弟子法融别立“牛头禅”。永徽二年(公元651年),道信大师垂诫门人,安坐而逝,世寿七十二岁,建塔于东山黄梅寺。世人称道信与弘忍的道法为东山法门,遥尊为东山法门之初祖。著有《菩萨戒法》、《入道安心要方便门》等书传世。


五、弘忍大师——中国禅宗五祖

图片

弘忍大师,俗姓周,湖北黄梅人,生于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七岁时,从四祖道信出家。年十三岁,正式剃度为僧。他在道信门下,日间从事劳动,夜间静坐习禅。道信常以禅宗顿渐宗旨考验他,他触事解悟,尽得道信的禅法。永徽三年(651)道信付法传衣给他。同年九月道信圆寂,由他继承法席,后世称他为禅宗第五祖。因为四方来学的人日多,便在双峰山的东面冯茂山另建道场,名东山寺。唐高宗咸亨五年(公元674年)二月,五祖示寂,世寿74岁。传灯法本为《最上乘论》。


六、慧能大师──一中国禅宗六祖

图片

慧能大师,俗姓卢,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人,生于唐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三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砍柴为生。因闻客读《金刚经》有所悟,前往黄梅礼五祖弘忍大师为师。初见五祖,五祖问他是哪里人?来求什么?慧能说是岭南新州百姓,来求作佛。五祖说:“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如何)堪作佛!”他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心惊而不便表示,后让他去碓房舂米八个多月。五祖选衣钵传人时,慧能因呈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而独得五祖之心。后五祖秘传衣钵与慧能。慧能离开五祖后,隐居猎人队中17年,后于曹溪广演顿悟禅,开创出禅宗一花开五叶的辉煌禅史。唐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六祖示寂,世寿76岁。弟子法海记录其教法成《六祖坛经》,流传于世。


七、南岳怀让──力弘南宗“顿悟”法门

图片

南岳怀让,唐朝人,俗姓杜,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县)人。10岁就只喜欢读佛书,天资聪颖。15岁时,辞别亲人依荆州玉泉寺弘景律师出家。公元687年受戒后,志慕禅宗,先参嵩山慧安,继参曹溪。因慧能问“什么物?怎么来?”不能作答,为究8年,忽有省悟,往慧能处谈个人领会,得到慧能的赞许,于是随侍六祖慧能12年。慧能示寂后,怀让告别曹溪,于公元713年来到南岳,住般若寺,广收法徒,大力弘扬慧能的禅宗“顿悟”法门。于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八月十一日圆寂于南岳般若寺(今福严寺),唐敬宗赐谥为“大慧禅师”。慧能南宗正是通过青原行思、南岳怀让,形成了唐代中国佛教“一花五叶”(南岳怀让系后衍化出沩仰、临济宗;青原行思繁衍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五叶流芳”的兴盛局面。


八、青原行思──青原山开山祖师

图片

青原行思, 唐代高僧,俗姓刘,庐陵(今吉安)人。少年出家,24岁慕名前往岭南曹溪拜六祖慧能为师,亲近慧能大师15年,后住吉安青原山静居寺,四方禅客云集,世称青原行思。他继承六祖慧能的“顿悟”禅法,并发扬光大。他认为,客观世界及其变化,都是“心”的幻觉,由“心”所决定,就是六祖在《坛经》中所说的“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心就是佛,而佛性是人皆有之的本性。他教导信徒们发扬自身的佛性,不要“心”外求佛,力倡禅宗“本性是佛”的观点,比佛教原有的修行方法、学说主张都更为直截便当,简易而有力。青原行思68岁圆寂。唐玄宗赐建“弘济禅师归真之塔”于青原山后,历代信徒顶礼膜拜。


九、马祖道一──马驹踏杀天下人

图片

马祖道一,唐朝汉州人,生于唐景龙三年(公元709年),俗姓马,世称马大师、马祖。本邑罗汉寺出家。容貌奇异,牛行虎视,引舌过鼻,足下有二轮文。幼依资州唐和尚出家,就渝州圆律师受具足戒。开元年间,跟南岳怀让学习曹溪禅法,怀让以“磨砖既不能成镜,坐禅岂能成佛”的机语点拨,于言下顿悟,密受心法。马祖以“平常心是道”、“即心即佛”弘扬禅法,用棒喝、隐语、动作、手势等方式接引学人,取代以往看经、坐禅的传统,机锋峻烈,杀活自在,蔚然成一股自由活泼的禅风,也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禅宗公案。师于唐贞元四年(公元788年)示寂,谥“大寂禅师”。马祖道一门庭繁茂,英才辈出,计有入室弟子一百三十九人,后各为一方宗主,散布天下,禅宗至此风靡南北,称洪州宗。


十、石头希迁─“众角虽多,一麟足矣”

图片

石头希迁,俗姓陈,端州高要(今广东省高要县)人,生于武周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十二岁时投奔曹溪,依慧能大师披剃出家,后礼青原行思为师,受其印可,叹师为:“众角虽多,一麟足矣。”天宝初年,前往湖南南岳南台寺,结庵坐禅于寺东石台上。其间大阐曹溪宗风,广开法化,四方学徒闻名而至,有“湖南海众”之谓。石头禅法理事并重、顿渐并存,认为万法殊相,名异体一,等无差别;主张触目见道、即事而真,为当时的马祖、怀让等人所推重。师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示寂,门人为之建塔于南台,德宗谥“无际大师”。著有《参同契》、《草庵歌》各一篇行世。


十一、百丈怀海──百丈怀海创清规

图片

百丈怀海,俗姓王,福州长乐人,依潮阳西山慧照出家,从衡山法朗受具足戒,后往庐江(今安徽庐江县)浮槎寺阅藏经多年。听说马祖道一在南康(今江西赣县)传法,即前往参学,后侍奉马祖6年,得到印可。马祖圆寂后,他初住石门(今江西靖安县),继往新吴(今江西奉新县),住大雄山,岩峦高峻,又称为百丈山。于百丈山开堂说法二十余年,人称“百丈怀海”。师禅风朴素自然,于生活上,主张亲自劳作“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首创“百丈清规”,规范禅僧组织和生活方式。禅宗于唐武宗的灭佛运动中能度过难关,得以蓬勃发展、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百丈怀海所提倡的“农禅并重”宗风。唐元和九年(公元814年)示寂,谥“大智禅师”。师著有《百丈怀海禅师语录》、《百丈怀海禅师广录》各一卷传于世。


十二、赵州从谂──八十犹行脚

图片

赵州从谂,唐代禅僧,俗姓郝,曹州郝乡人。幼年于曹州扈通院出家,未受戒便抵池阳参谒南泉普院,深契南泉禅法,道法自然、超尘越俗,呈现明心见性、断执无碍的朗朗宗风。师先后历参黄檗、宝寿、盐官等诸大德,八十岁止于赵州城东观音院(今河北赵县柏林禅寺),四十年间大阐禅理,其示众、问答之公案,如“狗子无佛性”、“庭前柏树子”、“至道无难”等语,皆脍炙人口。朝廷谥为“真际大师”,后人称为“赵州古佛”。唐乾宁四年(公元897年)示寂,世寿一百二十岁。著有《真际大师语录》三卷。


微信文章往期甄选:

三皈五戒的六十一位护法神详解
【新年吉祥祈福】《大吉祥经》合集三集全 {精美版}
新年念诵《心经》遣除违缘、福慧增上
这份吉祥超越时空加被着每一位有缘者
如何才能利益累劫的冤亲?
念佛菩萨的名号,到底有怎样的奥妙?
【新年吉祥】进入佛陀的救护体系
查询下你的福报余额,送你一份增福增寿的指南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什么会这样?
修行人有这样的品格非常重要
原来如此:找到自性的方法
慧日寺的名字原来和这尊佛有关,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聊天的深义

图片


相关文章
· 【英语视频】让我们生生世世轮回的妈妈们,得到解脱
· 【瑞典语波兰语罗马尼亚语视频】龙华三会愿相逢
· 甘露醍醐 | 这是净障培福的方便法门
· 众慕德馨,一代宗师圆瑛大师纪念日〡他出世又入世,半生注《楞严》
· 这是佛陀曾经教授罗睺罗尊者的法门,能让身心快速安定下来
· 【道宣律师与天人的对话】古籍中记载的隶书与篆书之来源
· 如何才能见文殊菩萨入文殊菩萨净土?
· 成佛的资粮,都是平常在因地里的点滴积累 | 诸比丘七不退法之第六组(三)
· 这种情感,不是我们生来就有的
· 【茶香慧日寺】:坚定信心实践修持佛陀教法是文化自信的体现
· 蕅益大师:佛为何事说经,我为何事学经
· 【文化释说英文有声书】第二篇 探本溯源 佛道遐昌(六)
· 甘露醍醐 | 在这里,小小的一份付出都会结出圆满的果报
· 梦参老和尚:你认为很冤枉的事,其实没有半点不公平
· 修行,有很多“坎”要过,你在哪一关?
· 【咒语观修】《开咽喉真言》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
· 【音频版】五台山之旅 | 镇海寺
· 修行人不要忽略了作为一个人该有的优良品格 | 诸比丘七不退法之第六组(二)
· 请这灵动的莲花代表我们的心,奉献给把佛法住持在人间的善知识
· 【消业培福】合掌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