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云老和尚:妄念起诸有为法

2021-03-22 10:00: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物即是心

实则神即是物

物即是心

心亦是神

然神亦非神

物亦非物

心亦非心

图片


佛明三界(宇宙)本无一法(事物)建立,皆是真心起妄,生万种法,“真心”亦不过因有妄物对待而立之假名。究其实,所谓真心亦非是。譬如大海,心是水,万法(万事万物)是波浪,平静者称为水,汹涌者称波浪,波浪平静时仍是水,水汹涌时又成波浪。又因有汹涌之波浪,故称不汹涌者为平静之水;假使根本不有汹涌之相,波浪之假名固不能立,平静之假名亦何由生?立亦不过吾人随意立之假名,相信鱼类或称水为空气,故知物即是心,有即是无,色即是空,妄即是真,烦恼即菩提,众生即诸佛。

图片

一念迷惑时,心成物,无成有,空成色,真成妄,菩提成烦恼,诸佛成众生,如水汹涌时即波浪。若一念觉悟时,物不异心,有不异无,色不异空,妄不异真,烦恼不异菩提,众生不异诸佛,如波浪不汹涌时,仍是平静之水。又因迷惑而起物、有、色、妄、烦恼、众生等对待,故立心、无、空、真、菩提、诸佛等假名。


若根本不有迷,则物、色、妄、有、烦恼、众生等假名,固不能立;即心、无、空、真、菩提、诸佛等假名,亦何有立?所谓唯心、唯物,有神、无神,皆是识心分别计度耳!

图片



或云:“若是,佛学亦唯心论耳!”佛学虽说唯心,然与哲学上之唯心论悬殊。哲学上之唯心论,于心执有,于物执无,释迦所谓以攀缘心为自性,执生死妄想认为真实者。唯物论者,于物执有,于心执无,释迦所谓颠倒行事。唯神论者,划分物质实体,与灵魂实体,为截然不同之两个世界。释迦所谓惑一心于色身之内,认一沤体目为全潮者。各执偏见,或因近视,认牛之影像为牛,或以管窥牛,见牛角者则认牛角为牛;见牛头者则认牛头为牛,本无不是,弊在不见真牛全体。佛教则溯本究源,将真实白牛清楚指出,故欲救唯心、唯物论之偏闭,舍佛教莫属!


图片


佛教所言“明心性”(或称常住真心,真如、觉性,法身,实相等皆是真理之别名),清净本然,离诸名相,无有方所,体自觉,体自明,是本有自尔之性德。绝诸能(即今称主观、主动等)所(即客观、被动等)对待,本无所谓十方(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即今所称空间)、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即今称时间),更无所谓大地、人畜木石、地狱天堂等等。只以妄立一念,致起诸有为法(宇宙间万事万物)。


——《虚云和尚全集》



微信文章往期甄选:

三皈五戒的六十一位护法神详解
【新年吉祥祈福】《大吉祥经》合集三集全 {精美版}
新年念诵《心经》遣除违缘、福慧增上
这份吉祥超越时空加被着每一位有缘者
如何才能利益累劫的冤亲?
念佛菩萨的名号,到底有怎样的奥妙?
【新年吉祥】进入佛陀的救护体系
查询下你的福报余额,送你一份增福增寿的指南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为什么会这样?
修行人有这样的品格非常重要
原来如此:找到自性的方法
慧日寺的名字原来和这尊佛有关,一起来认识一下吧
聊天的深义

图片



相关文章
· 【最新小视频】你若安静,世界则安静
· 随喜也要有择法眼——《普贤行愿品》讲记第十二课
· 甘露醍醐 | 同心和合下产生的强大共振,就是共善业
· 这首偈颂,见闻者都会得到文殊菩萨的加持
· 【佛典故事】求神应先求己
· 狮吼法语(中英韩日四国语) | 修行的最低底线
· 当心,这也是轮回的因
· 鄞州区佛教界倡议书
· 甘露醍醐 | 拥有这个,生命就会有一个喜剧结尾
· 恭迎六祖大师圣诞〡在家人如何学佛修行?这位肉身菩萨早就告诉你了!
· 随喜,心态最重要!——《普贤行愿品》讲记第十一课
· 一座寺院的建设,就是为了修学佛法
· 【佛典故事】慈悲者常安乐
· 佛陀出家,是因为什么?
· 净化心灵改变命运的因—忏悔法
· 【中韩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 学佛先要把人做好
· 甘露醍醐 | 佛陀降生人间,他的探索改变了地球文明
· 为什么一听法就睡觉,可能是因为善根很大
· 恭迎佛陀出家日〡三千年前的今天,他为何惜别父母妻儿,摘下头上的王冠?
· 敦煌本《六祖坛经》·南宗顿教最上大乘坛经(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