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 起
佛陀涅槃前,特别授记《华严经》由东土震旦——中国人传承。2014年11月,法师率众朝礼峨眉山,共同学习《普贤行愿品》甚深法义。
体性周遍曰“普”,随缘成德曰“贤”。普贤菩萨代表诸佛功德体,既与十方诸佛同体,又与法界众生同体。
普贤十大愿王,为一切菩萨行愿之标帜!愿愿称法界心,愿愿极法界量,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随喜也要有择法眼
——《普贤行愿品》讲记第十二课视频
华严法会不仅经义深妙,深心胜解,现前知见。另一方面,普贤菩萨又有大愿大行,行是人人都可以感觉到的。
学习《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的智慧如华藏玄门、毗卢性海,这是我们佛弟子穷其一生要去了解和参究的。但是菩萨果地的威德力处处彰显在人间,衪的行门又是那么普遍乃至简单,是可以去实践的。
我们讲随喜功德,是要深刻去体验的,要由衷地感受到别人的不容易,而不仅是口头上说“随喜、随喜”。如果没有感受,功德力就生不起来。
由衷的一念随喜,对方的功德力就像灌顶一样,和你的生命连起来了。不仅肉身会有感觉,连你的精神世界都会觉得充满了能量。
以普贤行愿的广大随喜,十方一切诸佛菩萨、声闻缘觉、乃至四生六道,从有情到无情,用智慧的眼睛去看,用我们光明的状态随喜善法。
我们凡夫眼睛看不到玄妙的,只能从人格上去看。所谓“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在我们这世界修行,还是要通过人的品格去体现的。
所以要真随喜,千万别随喜错了。现在社会上邪知邪见很多,我们随喜也要有正法眼,要有择法眼。
微信文章往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