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假入空,从空入假||《天台宗纲要》第六十一集

2022-03-04 06:34:00 发布: 人气:68

👆点击观看视频








依空无生门破法,有三种:


(一)从假入空破;

(二)从空入假破;

(三)两观为方便,得入中道破。



从假能入空,是因为它本身是无自性的。我们平时都以为有个我,当用“无生”来观自己,把“我”这个粗烦恼转为智慧的时候,实际上就会产生受用。


物理学家薛定谔曾说,生命就是通过大分子的有序性来克服小分子和原子的无序性。当理性建立,小的我执被大的智慧状态代替,就会呈现出一种解脱。


就像一场春雨过后,温度适宜,土里的微生物大量繁殖,树根的土壤就开始松动。


同样,当一个人安住在无生状态,从空入假也好,从假入空也好,只要具足了“一切法空无自性,不从自生、不从他生”的智慧,生命的树根就可以舒展了,我们的生命也终于摆脱了“我”的束缚,得以解脱了。




图片
图片

荆溪大师

图片



我执我见越强,身体的经脉就越不活跃。如果能在空假观下,让我执我见得以消除,我们的身心就开始放松。所以修行的时候,第一就是松坦而住,然后再带着这个见地,让生命彻底地在广阔的虚空里翱翔。这就叫妙法。


当我们能够“空”的时候,“假”也在有序发展,成就我们的三十二相。


我们平时被我执我见笼罩着。当我执消除,恢复到心的本来状态,这个“假”就变得合理,就不是被贪嗔痴所支配的。这就是如来智慧德相。这个德相是相应于智慧的状态的。


所以不仅仅肉身会发生变化,甚至《妙法莲华经》里说,当我们有这样的见的时候,父母所生的肉眼还复清净,就可以悉见三千大千世界。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假入空,是小乘解脱;从空入假,是菩萨解脱,菩萨以空性而产生微妙缘起;空假两观双运,非一非异,这是依佛道而解脱。


我们的身心世界就是假,一假一切假,只不过我们迷惑在这个境界里。所以要认识我们的心性,认识“一切法非法,是名法;众生非众生,是名众生”。这个明白就是一种解脱,从凡夫的正报依报中出离,回归清净的心性。

所以修行首先要有出离心,从假里出离、入空。但也不能光执着在空性里,沉空耽寂,这又会变成小乘有余涅槃的过失,所以再从空入假,依众生所需行六度万行。空假圆满了,这就是佛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无尽藏的心,禅宗里叫“说似一物即不中”。就像我们看着眼前的东西,眼根对着色尘,能不能把这个尘说成是心?不能。但这个尘又不是心外之物,它是心的光明的成分——如来藏的光明分。


没有觉悟,它只是尘;如果明白了,它就是心的光明分。明白这个道理,就可以理解极乐世界,就知道一切国土是佛的光明、一切有情是佛的化身,“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才可以解释得通。




图片


无垢清净光 慧日破诸暗

能伏灾风火 普明照世间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善巧安心止观 ||《天台宗纲要》第六十集
· 尽快转我们的“见”||《天台宗纲要》第五十九集
· 真正发菩提心||《天台宗纲要》第五十八集
· 修行要成为自觉的行为 || 《天台宗纲要》五十七集
· 为什么把“真”读成直八?||《天台宗纲要》第五十六集
· 佛都是一样的吗?||《天台宗纲要》第五十五集
· 圆教的见是成佛的因 || 《天台宗纲要》第五十四集
· 我们一起发露、忏悔、发愿 || 《天台宗纲要》第五十三集
· 这些罪业都要诚心发露忏悔 || 《天台宗纲要》第五十二集
· 五悔法 || 《天台宗纲要》第五十一集
· 哪一个法门成佛最快? || 《天台宗纲要》第五十集
· 以心印心 || 《天台宗纲要》第四十九集
· 修行中最重要的三点 || 《天台宗纲要》第四十七集
· 我们不知道的这个就是佛性 || 《天台宗纲要》第四十六集
· 一行一切行,一修—切修,一成一切成 ||《 天台宗纲要》第四十五集
· 学佛的快乐在哪里?||《天台宗纲要》第四十四集
· 学了这个之后再念佛就不一样了|| 《天台宗纲要》第四十三集
· 如何才能做到无住?|| 《天台宗纲要》第四十二集
· 用这个“放大器”把功德变成一亿倍 || 《天台宗纲要》第四十一集
· 原来我们占了这么多“大便宜” || 《天台宗纲要》第四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