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文明
现在倡导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找回文化自信。要恢复文化自信,就要亲身去体验。哪怕是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只要体验到传统文化,都能有宽广的胸怀,“以天下为己任”,“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多宏大的力量啊!
没有觉悟时,我们在宇宙中是那样渺小如尘、微弱如孑孓[jiéjué],而一旦觉悟,就可以“先天地而生,后天地而存”,因为大道亘古长存,不增不减、不垢不净。
人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可以活成大道的人格化,把人格活出大道的特质来。这只有人可以做到。
人工智能再伟大,也无法成道。它只是数据的处理者,你给它干净的数据,它反馈的就是干净的,你给它脏的,它反馈的就是脏的。所以,虽然它的计算能力远超常人,但是它不会成为真理,不能成为我们的皈依处,也无法承接人类的命运。
现在很多人不理解,科技不可一世了,还要信仰传统文化干嘛?就是因为它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拯救了过去,经过了历史的检验,是可靠、可信、严谨且传承有序的。
悲愿的托举
所以,出家人要培养一个僧才是不容易的。多少老和尚花几十年的时间,投入人力、物力,建立起一个佛学院,只要以后能培养出一个法师,就觉得值了。所以叫“菩萨初发心,鱼子庵摩罗”,初发菩提心的人数量很多,就像大片大片的鱼子,但只要能有一个长成大鱼就够了;庵摩罗能开很多花,但只要有一个能结果,就不错了。这就能体现我们传承佛法的严谨。
大乘佛教的僧人,都是愿意给众生做马牛的。这不是说出家人真的就是马牛,这是他发的菩提愿,这个世界不懂,但是他不在乎,还把众生的不懂变成他的责任:这个世界还误解佛,这是我的责任;世间人不知道佛法的伟大,这是我的责任;众生不知道恭敬三宝,这是我的责任。
越是弯下身子去做马牛,越是代表他心中有一个庞大的悲愿。没有这样一个愿力,又怎么能驾驭他的生命。在这世间,那么谦卑柔和地启迪众生,还不触恼众生,这需要多么广大的一种精神啊!
一般人是发不起这个心的,所以佛教才有句话叫:“莫将出家容易看,皆是往劫修来因。”没有累劫的修行,哪来如此宏大的愿力。
如果我们对这样的文明有了一种情感,并且去实践它,那就能找回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的自私自利来源于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当我们拥有一个更庞大的逻辑——"体解大道",在佛法这条路上发起无量心,愿力广大后,资粮也就丰满,生命力也就强大了,便能如《心经》所说:“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如果能体证涅槃,体证宇宙的不灭真理,并以此为人格,那就能现证普贤菩萨的体性,这样的生命是了不得的。
这样,人类文明才可以延续,四生六道在地球上才能变得有意义。这颗美丽的星球是一个修行的道场,而不是一个“战场”。我们一定要找回自己的精神家园,让地球文明相续长存。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