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PART 1
救苦的良方
“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这是地藏菩萨的精神。这个圣教是救苦的“良方”,它不随时代的兴衰而变化。
在科技越发达、工具越先进、人类的精神世界越出现很多困境的时候,佛陀的教法就越显发出它的智慧光芒。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就是为了不远离五千年文明的“绿洲”。不管哪个时代,无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怎么发展,佛的智慧永远是为我们指路的“北极星”,望一眼就能启迪我们的智慧。
佛法是解决我们生老病死、不停息轮转这些涉及到生命的根本性问题的。我们没办法构建自己未来的归宿,但阿弥陀佛早已为我们造好了极乐世界。
有些人也提出“生命是不会死的”这个观点,但这句话有个缺陷,就是有的人认为既然不会死了,那就什么坏事都能干。而在佛法的智慧里,正因为不会死,所以才要为自己的行为“买单”。这辈子必须要戒恶修善,因为还有生生世世呢!
我们中国就有这么句话,“十八年后依然是一条好汉。”觉得反正我现在干坏事,哪怕你杀了我,我十八年后还是一条好汉。这就是错误的判断,因为做了坏事之后,虽然不会死,但下次你不会再做人了,或许连好狗都做不到,怎么再做一条好汉呢?!
像这样的一些观念,如果没有佛法去注解,它又会偏掉。这就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生命观。
所以说,佛法永远在人类之上,只要把佛法拿出来,我们的健康成长、社会的健康成长就有保障。佛法进入中国两千年了,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佛教的宽容、佛教的和平、佛教的祥瑞,是由它的理论造成的。
PART 2
不是迷信,是智信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曾讲过,“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宗教不但不与科学相违,而且每一次的科学新发现都能验证它的观点,这就是佛教。”他还讲到,“我没有宗教信仰,如果要有的话,我会信仰佛教。”我们学习的佛法,不仅不是迷信,恰恰是智信。
而且严格来说,佛教属于无神论。它承认神,解构了神,最后无神。对于神的描述,人类文明里没有哪一个能超过佛。你说求升天堂,天堂到底什么样并不知道,但是佛教经典里写得很明确,天分二十八层,其中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还有每一层天的样子,修什么能成为天王等。
比如欲界六天中,四天王天的一天是人间的五十年,帝释天的一天是人间的一百年,叫“天上一日,人间百年”。在佛教,时间是变量,不是常量。爱因斯坦为什么想做佛弟子?因为在他的相对论里,除了有质和能的转换,也在研究时空的转换,特别是时间的转换。他认识到了时间是变量,不是常量。
这很神奇的,我们只有知道了神形成的原因,才有权利说无神。神,非神,是名神;众生,非众生,是名众生。这是理性的,同时也非常符合哲学的逻辑:否定它,必须先要认知它形成的原因,才能加以否定;承认它,要知道它为什么没有,才有资格承认。
如果你不了解它,也不承认它有,这只是你主观上的不承认,不是客观上的没有。而佛法在客观的认知上是非常深刻的,然后在客观上又把它解构了。
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法,空无自性,所以要修因积果,命运是在自己手中的,这个才是真正的无神论。不是主观上认为没有神,那是迷信,是无知的傲慢。
只有学佛才能拥有这个无神论的智慧,在客观的世界里知道有六道,在智慧层面又能解构它。只有学佛的人,才会以这种智慧来要求自己,瓦解我们的傲慢,让我们变得谦卑;瓦解我们的破坏力,让我们的生命具有建设力;瓦解我们的贪嗔痴,让我们变得慈悲喜舍。
一个人一定是好人吗?一定是坏人吗?不一定的,这就是佛教的大慈大悲。教化众生,不但改变他的好坏,也在改变他的命运。岂止是改变一个个体?也是对家庭、社会、国家、历史,乃至对这一期人类文明的指引,所以,佛法也成为了人类智商和德商的一个检验。
FORIQINGLIANG
清凉寄语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