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智慧叫“转识成智”,是无漏的智慧

2025-09-18 06:23:00 发布: 人气:108
图片
图片


比如修行当中如何戒除贪瞋痴、勤修戒定慧,菩萨们也为我们开显方法,教我们怎么提升自己、怎么忏悔业障、以什么介质忏悔。


比如在金刚体性的层面忏悔。有一种比喻是,就好像白色的海螺上有污垢,如果你知道这个海螺的本质是白的,是不会改变的,那你一擦就能把这个污垢去掉了。普贤菩萨的体性就是金刚体性,所以普贤菩萨被称为“忏主”。当我们的智慧达到一定程度时,以金刚体性这个介质来忏悔,那消业是很快的。同样,以观音菩萨耳根圆通的方法来入定也是很快的。那更不要说文殊菩萨的智慧了。文殊菩萨的智慧叫“毗卢顶上行”,“阿、惹、巴、匝、纳”蕴含着“东南西北中”的无尽诸佛的境界,那更是不一样了。

图片

佛法里是有非常高深的智慧的,这些智慧远超于世间的那些工具学的知识。佛教的智慧叫“转识成智”,是无漏的智慧,不是世间的世智辩聪。人间的世智辩聪对于宇宙高文明来说,有时甚至是一种灾难。我们地球人要完成这样的转识成智,才真正是在“玩”这个生命最高级的层面。这是佛法不共的价值。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亲近三宝要有一颗柔软和虔诚的心
· 佛法的修持,是为了生命不白忙一场
· 一种习气,可以困住我们很久
· 皈依三宝,扭转生命的无序
· 这些,是修行必须要明白的
· “一切恭敬”,我们难以理解的生命示现
· 佛菩萨铺设好的解脱路,谁走谁解脱
· 当下的正思维很重要
· 抓住这条“纽带”,实现生命的转变
· 内心的力量和法喜,是不一样的
· 听法,重在用心
· 学佛,你可以很自信
· 走在正因里,结果不求而自得
· 日日增长福德资粮
· 修行是一件既规律又辛苦的事
· 掌握了心的本质,就能不被境界迷惑
· 珍惜信仰,各自用功办道
· 哪一个法都是最殊胜的,就看你有没有真的去学
· 有惭有愧,何愁罪业不除
· 听法时,怎样听出法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