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弥陀化身 极慈悲德
自行精严 利生广博
万代之下 感发人心
01
善导大师自利成就,
悲心不舍众生,
几十年来,
孜孜弘扬净土法门,
书写《阿弥陀经》十万卷。
并作偈劝世:
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
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病苦。
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
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大师德业隆盛,四众弟子受其感化,归心净土者众多,其弟子中,有诵《阿弥陀经》十万至五十万遍者,有日课佛名自一万至十万者,其间证得念佛三昧成就往生净土者,不可记数。
02
大师于唐高宗永隆三年(公元681年)三月十四日示寂,享寿六十九岁。
据《佛祖统纪·乐邦文类》记述:“(善导大师)忽一日谓人曰:‘此身可厌,吾将西归’。乃登寺前柳树向西祝曰:‘愿佛接我,菩萨助我,令我不失正念,不存恐惧,得生赡养’。言已投身而逝”。
另据元代优昙普度所著《莲宗宝鉴》卷四云:“(善导大师)乃登所居寺前柳树西向愿曰……,愿毕于其树上端身立化。”又据《香光阁随笔》所记:“忽示微疾,掩屋怡然而逝”。
以上各种记述,皆可明见大师自知时至,预期往生之迹象。
大师圆寂后“身体柔软,面色如常,众人闻到香味,久久方才消失”,其弟子怀恽等将大师的遗骸埋葬在长安终南山麓神禾原,立灵塔名“崇灵塔”,并于塔旁建寺名“香积寺”,作为永志之所。
唐高宗以师念佛口出光明,神异无比,故赐额为“光明寺”,后世学人也因而称师为“光明和尚”。
香积寺
善导大师崇灵塔
善导大师往生之后,有一次,少康大师到白马寺,在大殿里看到有经文放光,原来是善导大师写的《西方化导文》。少康大师非常感动,发愿说:“如果我与净土有缘,惟愿此文,再现光明。”《西方化导文》又再度光明闪烁,而且有佛菩萨化现,少康大师遂立誓:“劫石可移,我愿无易矣!”这一段记载在《善导大师全集·善导大师略传》中。
03
善导大师圣德高风,本迹不可测度。据《天竺往生略传》云,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化身。
净土宗八祖莲池大师曰:
“善导和尚,世传弥陀化身。见其自行精严,利生广博,万代之下,犹能感发人之信心,若非弥陀,亦必观音、普贤之俦。呜呼大哉!”
道宣律师感善导大师之德为其立传。道宣律师是律宗的开宗祖师,因其持戒精严,戒德巍巍而感得天人时常供养护持。由律师所著之传,无有错讹,真实可信。道宣律师与善导大师同一时代,长大师十七岁。善导大师人尚在世,时又青年,道宣律师即于其《续高僧传》中就其所闻,预先为大师写下众所赞扬的事迹。
《续高僧传》第三十七“遗身篇”云:
“近有山僧善导者,周游寰锷求访道津。行至西河遇道绰师唯行念佛弥陀净业,既入京师广行此化,写弥陀经数万卷,士女奉者其数无量。时在光明寺说法,有人告导曰:今念佛名,定生净土不?导曰:定生、定生!其人礼拜讫口诵南无阿弥陀佛,声声相次出光明寺门,上柳树表,合掌西望倒投,身下至地遂死。事闻台省。”
印光大师于其《文钞》又以梵呗唱赞而言:
师当唐初,各宗盛行。提倡净土惬群情,佛力谁与京!若肯投诚,西方定往生。
又劝人应信「大师所说当作佛说」,而以偈赞言:
世传师是弥陀现 提倡念佛义周赡
切诫学者须撝谦 兼使极力生欣厌
解宜遍通一切法 行择机理双契干
念佛出光励会众 所说当作佛说看
04
【墨宝】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一心正受超三界
孤月澄禅照万波
乘般若舟游净域
度生还亦到娑婆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