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三个层次

2024-06-08 21:52:00 发布: 人气:7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六字大明咒——嗡玛呢呗美吽,

是观音菩萨的大悲心,

也是阿弥陀佛的大悲心,

乃至是一切诸佛的悲心。

这个悲心的具体含义叫什么?

叫拔苦的心。

所以,

有时候比喻佛法如酷夏中的清凉。


图片





就像我们在炎热之中要找个清凉的环境一样,佛法就像这个世间的清凉世界。实际上,我们内心的烦恼、煎熬,并不是外在的炎热可以比喻的,佛法的清凉也不是空调可以比喻的。


有生命经验的人就会知道,气候的炎热还能够忍受,有时候生命中苦的逼迫是难以承受的。所以,如果能获得心灵的宁静,如果生命能化成莲花,这多殊胜难得啊!

图片



也有人把人生总结成三种境界——静、敬、净。就是说我们的心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就是静,宁静的静。心能静下来了,就会敬天地、敬祖宗、敬圣贤,这就是第二个层次,恭敬的“敬”;然后能达到清净无为的那种净,就是净土的“净”。


佛教里修净土的人的归宿就是极乐世界,所以我们就知道寺院这个空间的目的是什么,知道它对我们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对这个社会的价值是什么。


作为寺院,它凝聚了很多善良者的力量,好像是这个社会上的一个“奢侈品”,但它不属于浪费,而且衪还是一个很高尚的“奢侈品”。



图片



为什么?人文的道德修养是最普世的,而且这个道德修养需要在每个公民身上呈现出来。人文修养需要园丁的哺育,浇水、耕种,这是一个很细致的活儿,是伴随着我们人类文明从古到今,乃至到未来的活儿。所以,寺院这个建筑物,它不是浪费,而是人间的“奢侈品”。


我们能够进入佛门来思维这个道理,这是非常奢侈的。哪怕你不思维,仅停留在第一个层面,很安静,这个“很安静”也不错的。如果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有恭敬心,这就上升到第二个层面了。如果不思善不思恶,无人我是非,那就进入第三个层面——净土的“净”了,阿弥陀佛座下的朵朵莲花就开了,你就变成莲池中人了。

FORIQINGLIANG


清凉寄语


法师告诉我们,佛教的微信制作,只是为了让大家在网络世界里也能遇到佛法,遇到觉醒的机缘,并不是为了获取关注,让大家沉浸其中。我们始终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尽量放下手机、远离手机,远离生命被占据、被碎片化、被无意义消耗的低迷状态;希望每个生命都能回归真实、回归现实,并且更进一步,回归生命的本来面目……放下手机吧,走到阳光里去!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佛说的话, 是经过人类的集体智慧验证过的
· 这是一份慈悲的生命说明书
· 学子当志存高远
· 最大的“毒”是愚痴
· 浪子,靠什么回家?
· 这个可以获得无量福报的秘诀,你肯定没听过!
· 无常的生命,也可以“死而不亡”
· 这三个字,对标极乐世界
· 人生一世真的如草木一秋吗?
· 浪子,靠什么回家?
· 农历五月|把握好了,这是修行非常好的时机
· 五月初一|五毒月来了!送您平安度过五月“全攻略”
· 一年当中绝佳的修行机会
· 修行要有平常心
· 修行人, 还有一个法身慧命的父母
· 芒种 || 惊喜的未来来自于努力耕耘的当下
· 哦⊙_⊙又得罪人了,这可咋整?别急,咱有招!
· 你离文殊菩萨,还有几个山头?
· 当你走向佛时,他就是那栈桥
· 和气,是成就一切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