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大师传19|释迦圣迹

2024-06-28 00:01:00 发布: 人气:9
图片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内容提要: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是一部记叙玄奘大师生平事迹最早、最详细的传记著作,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长篇个人传记。


前五卷述大师出生、出家学历、西游行程及各地参学经过,后五卷述大师回国以后和宫廷来往关系,译经事业以至最后在玉华宫示寂等。


第二卷记述了大师从高昌西行,至阿耆尼等国,越葱岭到素叶城逢突厥叶护可汗,过千泉、笯赤建等国,度大雪山过梵衍那、迦毕试国进入印度,经北印度滥波、那揭罗喝,健陀罗、乌仗迦那、呾叉始罗、迦湿弥罗诸国。又西南行经中印度波理夜呾罗、秣兔罗诸国,到达羯若鞠阇国的情形。



图片



第二卷

19  释迦圣迹





原文(向上滑动阅览)

其王轻艺罗,信重大乘,乐观讲诵,乃屈法师及慧性三藏于一大乘寺法集。彼有大乘三藏名秣奴若瞿沙(唐言如意声)、萨婆多部僧阿黎耶伐摩(唐言圣曹)、弥沙塞部僧求那跋陀(唐言德贤),皆是彼之称首。然学不兼通,大小各别,虽精一理,终偏有所长。


唯法师备识众教,随其来问,各依部答,咸皆惬伏。如是五日方散。王甚喜,以纯锦五匹别施法师,以外各各有差。于沙落迦安居讫,其慧性法师重为睹货罗王请却还,法师与别。


东进行六百余里,越黑岭,入北印度境,至滥波国。国周千余里。伽蓝十所,僧徒皆学大乘。


停三日,南行至一小岭,岭有窣堵波,是佛昔从南步行到此住立,后人敬恋,故建兹塔。自斯以北境域,皆号蔑戾车(唐言边地)。如来欲有教化,乘空往来,不复履地,若步行时,地便倾动故也。


从此南二十余里,下岭济河,至那揭罗喝国(北印度境)。大城东南二里有窣堵波,高三百余尺,无忧王所造,是释迦菩萨于第二僧祇遇燃灯佛敷鹿皮衣及布发掩泥得受记处。虽经劫坏,此迹恒存,天散众华,常为供养。


法师至彼,礼拜旋绕,傍有老僧为法师说建塔因缘。


法师问曰:“菩萨布发之时,既是第二僧祇,从第二僧祇至第三僧祇中间经无量劫,一一劫中世界有多成坏,如火灾起时,苏迷卢山尚为灰烬,如何此迹独得无亏?


答曰:“世界坏时,此亦随坏,世界成时,当其旧处迹现如本。且如苏迷卢山坏已还有在乎,圣迹何得独无?以此校之,不烦疑也。”


亦为名答。


次西南十余里有窣堵波,是佛买花处。又东南度沙岭十余里,到佛顶骨城。城有重阁,第二阁中有七宝小塔,如来顶骨在中。骨周一尺二寸,发孔分明,其色黄白,盛以宝函。但欲知罪福相者,摩香末为泥,以帛练裹,隐于骨上,随其所得,以定吉凶。


法师即得菩提树像;所将二沙弥,大者得佛像,小者得莲华像。其守骨婆罗门欢喜,向法师弹指散花,云:“师所得甚为希有,是表有菩提之分。”


复有髑髅(dú lóu,死人的头盖骨)骨塔,骨状如荷叶。复有佛眼睛,睛大如柰(nài),光明晖赫,彻烛函外。复有佛僧伽胝(zhī),上妙细氎(dié)所作。复有佛锡杖,白铁为环,栴檀为茎。


法师皆得礼拜,尽其哀敬,因施金钱五十,银钱一千,绮幡四口,锦两端,法服二具,散众杂华,辞拜而出。




译文:

迦毕试王信奉大乘教法,很喜欢听闻经论,于是特地恭请玄奘大师和慧性法师在大乘寺里主持了一场法会,参加法会的有大乘高僧秣奴若瞿沙(唐言如意声)、萨婆多部高僧阿梨耶伐摩(唐言圣曹)、小乘弥沙塞部高僧求那跋陀(唐言德贤)。


这些人都是各宗的佛学领袖。但是他们学不兼通,大小各别;独有玄奘大师,兼通大、小乘,随人发问,应答如流,众人无不心服。这样的论道,持续了五日方散。国王非常欢喜,以纯锦五匹,特别供养玄奘大师。


玄奘大师在沙落迦寺安居过夏后,同行的慧性法师因又被睹货罗王邀请,故与法师辞别而回。


玄奘大师离开迦毕试国后,向东行六百余里,越过黑岭,进入北印度境,首先到达滥波国(今拉格曼)。这国周围有一千多里,寺院十所,僧徒都学大乘。


玄奘大师在滥波国停留了三天后,便南行到了一座小岭,岭上有一座宝塔,据说释迦世尊从前曾从南方步行到此,在这山头上小立。后人为了纪念他,所以盖了这一座宝塔。


从小岭往北的地方没有佛法,也就是所谓的边地。当初释迦世尊来这里说法度化众生,都是运用神通乘空而来,如果是步行来,就会地动山摇。


从这里往南走了二十多里,下了山岭,渡过一道河,到了那揭罗曷国(今加拉拉巴德)。


这国东西六百多里,南北二百多里,是一个小国,隶属迦毕试国。地方虽小,可是这里五谷丰登,花果繁盛,气候十分温暖,风俗也比较淳朴,居民大多信奉佛法,是北印度一个佛教发达的国家。都城周围二十多里,在城东南二里,有一座宝塔,高三百多尺,是无忧王(即阿育王)所造。


释迦世尊因地行菩萨道时,在此遇着燃灯佛。为燃灯佛敷鹿皮衣于地,更以自己的长发布地掩泥,让佛行过,如此地敬重佛法,燃灯佛因此当场为他授记。虽然历经劫坏,但遗迹仍然存在,天人常在此散花供养。


玄奘大师至此,礼拜旋绕后,巧遇一位老僧人为其诉说建塔的因缘。于是玄奘大师说出他的疑问:“释迦菩萨布发之时,是第二僧祇劫,那么从第二僧祇到第三僧祇,中间要经无量劫,一一劫中,世界历经成坏,就像第一大灾火灾起时,连苏迷卢山(又名须弥山)都要化成灰烬了,为什么单单这地方还能存在?”


老僧人回答他说:“世界毁坏时,它也是要跟着毁坏的;但是当世界再形成时,在原来的地方,圣迹又随着出现了。好比苏迷卢山,坏了还能成,为什么圣迹坏了就不能成?所以没什么值得奇怪的。”


老僧的回答真是妙极了。


往西南走十余里,亦有一塔,是世尊在因地修行时买花供佛的地方。


再往东南度过沙岭十余里的地方有佛顶骨城,城中有重阁,佛顶骨舍利就放在第二重阁的七宝小塔中。顶骨长约一尺二寸,发孔看得很清楚,黄白色,装在一宝匣中。


据说若有人欲占卜吉凶,可以摩香末为泥,用布帛包裹起来,放在佛顶骨上面,随着出现的各种形状来预卜吉凶。


玄奘大师一行人也来占卜,结果随行的两个沙弥,一个印得佛像,一个印得莲花,玄奘大师则印得一株菩提树


守塔的婆罗门看见了非常欢喜,还特别弹指散花祝贺玄奘大师说:“法师所得菩提树像,极其稀有难得,此为表法,说明法师能证得无上菩提。”


此外,还有骷髅骨塔,骨的形状像荷叶。也有佛眼舍利,睛大如柰,仍然光亮晶莹。其他还有佛的檀木锡杖、佛的僧伽胝衣一件等。


玄奘大师皆一一礼拜致敬,并施金钱五十,银钱一千,绮幡四口,锦两端,法服二具,散众杂花,辞拜而出。







图片



恭录自《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唐沙门释慧立、释彦悰撰

 译者 赵晓莺



图片
图片


具大慈心妙吉祥  三世觉母智难量

右持利剑烦恼断  左执青莲德相彰

孔雀神狮供乘驭  毒龙猛兽伏清凉

童形五髻知权现  本是如来欢喜藏



图片



相关文章
· 玄奘大师传18|沙落迦寺
· 玄奘大师传17|前往缚喝
· 【恭迎伽蓝菩萨圣诞】愿以己身 庇一方净土
· 玄奘大师传16|移风易俗
· 玄奘大师传15|凌山险峻
· 纪念德林长老示寂九周年|德隆望尊,林下高风
· 鉴真大师圆寂纪念日
· 五行五止,六渡扶桑〡鉴真大师圆寂纪念日
· 【鉴真大师纪念日】风月同天与千年前的东渡奇缘
· 玄奘大师传14|木叉鞠多
· 今天药王菩萨圣诞 || 愿众生身无病苦,平安吉祥!
· 恭迎药王菩萨圣诞〡祈愿众生远离一切疾疫,平安喜乐!
· 恭迎药王菩萨圣诞 | 听闻这位菩萨名号的你,先给自己点个赞!
· 玄奘大师传13|阿父师泉
· 明憨山大师彻悟心性 || 闻水声不转意根
· 林中寂静的快乐
· 省庵大师圆寂纪念日
· 省庵大师圆寂前咐嘱:生死事大,净心念佛
· 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净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师圆寂纪念日
· 玄奘大师传12|上表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