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有回向自己的祖先,实际上这就是每一个人要忆念的。我们其中大概有不少人,想爸爸妈妈只能靠回忆了。现在我这个年龄可以告诉你们,哪怕爸爸妈妈还在世,你们之间生命叠加的这一段时间也是很短的,有可能人要很长的时间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他们只活在你的记忆里。
父母从我们世界中消失,那是很痛苦的。这种痛我学佛之前没办法接受,就是学佛之后很长一段时间也没办法接受。出家之后,甚至闭关了,我还清楚地记得,梦里如果梦到父母去世了,那真是痛哭流涕地醒过来,醒来眼泪还在脸上。
不仅仅人是这样,动物也是这样。过去打猎的人明明打死的是只小鹿,却发现没有受伤的母鹿也倒了下去,当剖开母鹿的身体,发现它的内脏都碎了,它的死是因为伤心。连候鸟也是这样,当另一半死掉的时候,有时候它就放弃迁徙了,最后哀鸣而死。
生命的这种情感、这种痛,怎么才能消化?如果我们没有学佛,就只有爱的情感,却没有爱的能力。如果我们没有修行,不积累资粮,连怀念本身的这种痛都承担不起。我们也怕谈到死亡,虽然每个生命都有终结的一天,但因为没有宗教信仰,在普通的衣食住行里没有这种教育,对这个必然要发生的事实因为无知而充满恐惧。
这是我们通过学佛要来解决的一个问题。当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无量光无量寿,当我们真正去修行的时候,我们的智慧慢慢被佛陀的功德感染,我们清净的身口意积累的清净业力,在生命里开始从无形到有形慢慢展现。我们的心胸、我们忆念的境就会扩大,从一个无明、无奈的点,就开始发生转变。
本来我们的个体在时间的维度上、在生命的空间里,只是一粒游尘,但学佛了之后,游尘的这一点,就发生了神奇的转变,就从物质的我、无知的我到心灵世界的我。我们对世界的认知随着心量的扩大而扩大,生命的体验、视野也会扩大。
当我们的心灵拓宽之后,有一天你会发现,时间的维度在我心中。因为我们心量拓大了,父母时间的终点线就不再是一个奇点、盲点或是黑洞。这时候我们就从只能悲伤地忆念父母,到开始回忆、品味我们生命轴上所发生的一切,从我们投胎、出胎,被爱、长大,生命的喜怒哀乐,爸爸妈妈对我们的陪伴,实际上都在我们心灵的维度里,并未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