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传统文化能传承到今天,一定有它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人生道路上,每个人都是探索着前进,我们需要具有永恒价值的“定盘星”,需要天地的这杆大秤。否则我们就会乱了价值,乱了秩序,会迷失掉我们的人生方向。这就是学习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现实的社会利益和好处。
检验
历史是检验真理很重要的标准。凡是没有价值的,或者是虚伪的,或者是华而不实的,都经不起历史的检验,会很快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只有沉淀下来的如黄金一般的东西,才会在历史长河中闪闪发光。
现在很多人觉得:传统文化都是古代的,古代的为什么要学?
他忘掉了:它既然是古代的,为什么你现在还能知道它?为什么我们现在要传扬它?它一定是有价值的。
我们现在每天铺天盖地的信息量,这些信息量是经不起历史检验的。书店里那么多书,手机里那么多文章,它们中的绝大多数将在历史中被淘汰掉。
我们要学习什么?要学习那些经得起检验的。我们要把生命交给历史的“定盘星”、天地的这杆秤,这才是真正对自己负责。
善知识
学习传统文化,光有文化行不行?书本可以让我们增长“识”,但没有办法让我们增长“智”。佛教是提倡智慧的,但是不是现在印刷术这么发达,多印经,人间的智慧就多了?不是的。要是这样,现代人肯定比过去手抄时的智慧多,为什么我们的智慧越来越少了呢?说明智慧不在书本里,智慧有人间的传承者。
就像佛教的传承,光靠经典是不够的,所以我们有佛宝、法宝,最后还落实在“僧宝”上。我们拥有三宝弟子这个角色后,怎么完成对佛宝、法宝、僧宝的真正认知?这个知识系统的闭环怎么形成?一定要靠善知识。
现前善知识为我们解释经典的含义,在传递给我们智慧的时候,有经典作为佐证,这叫“规矩”,他所讲的没有离开经典。我们听明白了之后,就能明白经典。明白经典,再来看听善知识讲的,就相互得到印证:善知识传递的智慧和经典是一致的。这个过程很神奇,通过经典的印证,通过自性智慧的显发,我们也认识到了佛宝是什么。
所以现前善知识是最重要的推动力,只有他才能帮助我们真正实现三宝弟子的身份,让我们知道什么是佛、什么是法、什么是僧。
一位善知识超过一个图书馆。一个时代如果有善知识出世了,他就能填补这个时代的文化空缺。
就像悟公上人,为什么我们天天要看呢?因为这是一个时代难得一出的善知识。我追随他十几年,无论什么时候,私下里、大众中,他所讲的话都不错。这就是他深刻证悟佛法、修证佛法之后,自性所流露的,他不会违背于世俗谛,也不会违背于胜义谛的。
不仅说的话不错,就连一个眼神也不错。多少年过去了,我就发现,有时候就是一个眼神就可以了。这个眼神它不会耽误你,或者让你去慢慢领悟。你可以不知道,但是他不会错误地告诉你。哪一天你领悟到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师父那个眼神已经超越时空地储存了答案,这个“数据包”就包在那个眼神里,他已经给你了。
就像佛拈花示众的时候,看着大家,祂的这个眼光,实际上就把“拈花”这一本然的、现量境的如来体性,不用任何语言地,更原汁原味地现量地展现在大众面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