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里有个老说法,叫“一念必落一法界”。我们对数字的概念比较清楚一点,因为数字是量化的嘛,如果用数字来量化“十法界”,佛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那我们假设佛是一百分的话,菩萨就是八十分到九十几分,缘觉是七十分,声闻六十分;然后天界里面,无色界天是五十分,色界天是四十分,欲界天是二十五分到三十分;修罗是十五到二十五分;我们人是零到十分;畜生是零到负十分;饿鬼是负十分到负二十分;地狱是负二十分以下,地狱还有十八层,负三十分、负四十分、负五十分……这样就有数字化了。
这就用数字划出十法界的频段了,可以为念头打分了。
念头是属于动态的,好比今天听法听到世间无常、痛苦无常,我们有了要出三界的出离心,在修这个出三界的因的时候,那就四十分、五十分往上蹿;受菩萨戒的时候,天天发菩提心、学菩提心,有可能分数更高,冒着五六十分的光。
除了数据可以呈现念头的动态之外,还有音响的频谱,这就从数据又到可视化了。
好的音响会有二十赫兹到两万赫兹一排灯,低音炮响的时候,它的光开始收;高音响的时候,这边光“欻欻”放。如果你现在是一个宇宙监考官,或者是佛前发愿来护持一个修行者的,那你就昼夜跟着他,看着这个人的身口意。一会儿四圣法界的念头出来,善的灯就很亮;地狱念头出来了,地狱的灯就亮了。如果有了上品十恶的念头,那这个灯就打到满格了。
一天下来,你看是地狱的念头起得多呢,还是天堂的念头起得多;是轮回的念头起得多呢,还是解脱的念头起得多;解脱里面,是声闻缘觉的念头多,还是菩萨念头多,这就可量化了。这一年下来起了多少念头,每个念头对应多少分,是有总账可以算的。实际上,人的念头确实是有业力的,一个人往生之后到阎王爷那就是算这个账:善念、恶念。
古人修行也有的,用黑石头和白石头来量化。起一个好念就拿一个白石头放这儿,起一个不好的念就拿一个黑石头,一天下来就看黑石头多还是白石头多。刚刚修行的时候,黑石头太多了,白石头没几个。每天忏悔,提起正念,然后黑石头越来越少,白石头越来越多。
实际上我们念佛也是,起个善念,“阿弥陀佛”拨一颗佛珠;起个恶念,“嗡班扎萨埵吽”拨一颗佛珠。一天下来,就看善念的珠子多还是恶念的珠子多,这实际上也是一种量化的方式。
从解剖学上说,一个人的善恶解剖不出来,但是现在脑科学已经研究到很细了。一个人善良、愉快的时候,在甚深禅定的时候,体内就会分泌很多内啡肽、多巴胺,这些激素都是具有免疫功能的,可以把不好的细胞慢慢地修复。一个常常起坏念头的人,恐惧、不安、暴躁的时候,体内就会分泌负面的激素。负面激素如果越来越多,细胞就越来越不健康,然后慢慢地就会发生病变。
所以,“善有乐报,恶有苦报”是有科学依据的。善良的这种特质本身就是一个生命的礼物,善良本身就是善人的一种果实。用世间的一句话来说,恶人是恶人的墓志铭,善良是善者的通行证。
我们今天在法堂畅想一场梦幻之旅,用声光电的效果来比喻“一念必落一法界”,以后我们大脑里就有频谱了。现代社会越来越丰富多彩,但潜伏的危险也处处都在,希望大家都平安吉祥,远离危险。实际上最大的危险是我们自己,所以我们要恢复善良的文化自信,要形成戒恶修善的理性。佛菩萨有能力给我们一朵莲花,但需要我们的配合。
清凉寄语
法师告诉我们,佛教的微信制作,只是为了让大家在网络世界里也能遇到佛法,遇到觉醒的机缘,并不是为了获取关注,让大家沉浸其中。我们始终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尽量放下手机、远离手机,远离生命被占据、被碎片化、被无意义消耗的低迷状态;希望每个生命都能回归真实、回归现实,并且更进一步,回归生命的本来面目……放下手机吧,走到阳光里去!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