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之“觉”

2024-11-12 22:03:00 发布: 人气:13



图片




图片


大人之所觉悟

FORIQINGLIANG


图片




图片

佛说八大人觉经

后汉沙门安世高 译

图片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第三觉知,心无厌足,惟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惟慧是业。  

第四觉知,懈怠堕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常念三衣,瓦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  

第八觉知,生死炽燃,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

  

如此八事,乃是诸佛菩萨大人之所觉悟。精进行道,慈悲修慧,乘法身船,至涅槃岸;复还生死,度脱众生;以前八事,开导一切。令诸众生,觉生死苦,舍离五欲,修心圣道。       


若佛弟子,诵此八事,于念念中,灭无量罪;进趣菩提,速登正觉;永断生死,常住快乐。



图片




01

图片

大人之“觉”

FORIQINGLIANG

图片




我们这几天大家晚上在学习《佛说八大人觉经》,这个“觉”就是“大人”,“大人”就是觉,“小人”就是不觉。不觉的“小人”里面又分人和非人。遵守人类的轨则,人类的理性,人类的情怀,可以称“人”。虽未觉悟,但“人者仁也”,有情怀、有理性。


人是动物,又不名动物,因为人有其自身的特殊属性。什么属性呢?就是人有自身的一套逻辑系统和道德修养,这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文化。就像“白马非马”一样,这个能听懂吧?这个能听懂很重要。


人之所以为人,宗教属性是其最基本的一个底色,现代文明人的重要标志,就是宗教信仰。因为宗教是需要信仰的,“信仰”本身就超越了动物属性,从考古学上来说,人是社会型群居动物,而且要有宗教的文化,才会形成一定规模的聚集。



图片




我师父给我们念过一段孙中山先生的话,他说:“佛教是造成民族和维持民族的一种最雄大之自然力。”实际上这个思想并非孙中山先生发明创造的,在他之前已有思想家把宗教、人文归入到作为人所特有的、伟大的一种自然力。


尤其现在二十一世纪,就有人反省、认知到自然科学和人文是不能划分开的,自然科学就是人文的一部分,人文就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这时候,我们人又回过头来了,发现宗教是我们人类最灿烂的一种文明,它不仅不会过时、落后,而且它还是现代人类文明最重要的标志。


一个人不是生下来就能明白这个道理的,一个人生下来首先是一个本能的、生物学意义的人,正因为人有区别于其他动物(生物)的一种文明特质,所以每一个人的成长都会经历一个自我生命成熟的过程,和一个对人类文明学习、思考、认识、反省的一个过程。







02

图片

教育的神圣性

FORIQINGLIANG

图片



儒家说,父母生养孩子,这是人和其他动物所共同的。但是父母养育孩子的这个“育”是有含义的,父母要把孩子教养成一个能识别善恶、戒恶行善的人,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学“文”。


“文”是什么?“文”是文明的精华,它记载着先人的智慧精华。这样的人学文的能力才会很强,孔子说:“学而优则仕。”他可以帮助社会成长,可以拥有公权力去维持人类社会的秩序。


孔孟之道就是建立了这样一个教化的次序。人是要教化的,而且教化的过程是非常严谨的。所以才有孟母这样的模范,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首先孟母心里要有一个准则,让孟子选择远离什么、靠近什么。


图片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为什么这个问题我们探讨了几千年啊?就是让我们去认识性善,还是性恶,当你认真地深入去研究了,才会发现善和恶是不定的,善有善的因缘,恶有恶的因缘。


人性里都有善,人性里都有恶,教育的神圣性就从这里出来了,“教育”才是重要的因缘。人是可以“教”的,蕴育出他人性中本具的善的品行来,还要把这种“善”固化,变成一种理性和道德品质。


所以,孔孟之道不随时代变迁而淘汰的,人不分南北、古今,因为每一个人的心灵成长都是这样一个内在的规律。


孔孟讲了我们人类共同的成长法则,不管东方文明、西方文明,实际上都有一个善恶认知的过程,去恶、戒恶,止恶、修善的过程。而佛法则是讲了比人类更大范围的四生六道的一个共同性法则,更具有普遍的真理性。


我们二十一世纪学佛,依然是站在智慧的高山上,站在智者的肩膀上。不会因为现在二十一世纪了,人类就不需要佛法的智慧了,无论什么时候,人类的成长都是一个非常真实的过程,都需要智慧的教育。



图片





清凉寄语



法师告诉我们,佛教的微信制作,只是为了让大家在网络世界里也能遇到佛法,遇到觉醒的机缘,并不是为了获取关注,让大家沉浸其中。我们始终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尽量放下手机、远离手机,远离生命被占据、被碎片化、被无意义消耗的低迷状态;希望每个生命都能回归真实、回归现实,并且更进一步,回归生命的本来面目……放下手机吧,走到阳光里去!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扫码关注公众号

你要做的

无非是开始和坚持


图片


相关文章
· 以此为基础修起来,步步都非常稳
· 戒定慧三学都是来“堵漏”的
· 钟鸣板响里,一天有一天的功德
· 修行到底修什么?
· 开心幸福的口诀是什么?
· 初识安那般那法门|Erste Bekanntschaft mit der Anapanasati-Methode
· 去制造一个命运在自己手里的世界,那才是可靠的!
· 对于解脱,这样才能变得更有把握
· 想出家?是要很真实地去思考的
· 学佛是为了什么?
· 梦参长老 | 度众生也是度自己
· 离解脱最近的时候,出离心生起了吗?
· 我愿意,成为你菩提路上的铺路石
· 佛弟子修行,修的是心
· 把三千大千世界的黄金、权利都给你,要不要?
· 佛弟子的道德,与中华民族的大道文明一脉相承
· 修行就是修自己
· 没有福报是开不了智慧的
· 你的福慧,从哪里来?
· 华严字母|起梵腔——松纯长老唱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