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公上人百年诞辰纪念特辑|常住三宝
这个短片里,大多数镜头都是师父圆寂前最后一次公开开示。
那一天大概是2005年农历十月二十一,岱山海岛还是蛮凉的,晚上我们跟当家净友法师商量请师父给大家开示,师父同意了。大家就会聚在斋堂,我们把师父从报恩楼请下来,升座讲法。
这是他老人家最后一次跟全寺院四众弟子开示,几天后就圆寂了。但师父整个弘法的精神状态还是饱满的,佛法对他来说信手拈来。我们说“满腹经纶”,在师父这里就可以看得到。他老人家对三宝的赞叹,对“常住”两个字的赞叹,甚至在《大般涅槃经》哪一品他都知道。
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师父他老人家涅槃前几天还保持着这种状态。我们学佛这么久了,如果对佛法还没有生起好乐之心,怎么办呢?佛法就是宝矿,我们佛弟子学习佛法的状态,要像一路捡到宝那样兴奋。
实际上,世间各行各业有所成就的人,他们的学习状态都是这样的:喜欢读书的人,一看到书本就兴奋。所以,世人常用一句古诗劝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一切宝藏,就像充电桩一样,一个爱读书、有追求的人看到书本就会高兴。
我们从师父他老人家这里,也要找到这样一种学习佛法的自信。
那天山顶上很冷,作为弟子,我的内心是很惶恐的,但还是请师父再表一次法。一生能够度化这么多众生,兼顾这么多寺院,最后预知时至、身无病苦、意不颠倒、自在往生,圆寂前三天还能留下这样的讲法影像,圆寂当天还在给信众授三皈依,这在整个佛教界都是罕有的。多少人秘密地自修,也会往生得非常精彩,但是弘法这么广大,摄受这么多弟子,最后还能不生病、自在往生,能走得这么潇洒,这需要多大的功力啊。
▲悟公上人圆寂前三天开示
那时候我在师父身边,师父常常自言自语地重复“有道无道,自己知道”,他也经常讲灵岩山一位老和尚的话——“自修自了自安排”。我那时候想,师父为什么讲这样一种境界呢?实际上这也是修行人的一种证明,活得洒脱,最后走得也要洒脱,不容易的。
很多人一看到他老人家,都会对佛教顿然生起信心。他们这代高僧肩负着复兴中国佛教的重任,是我们中华文化复兴的一股强大的推动力量。
▲悟公上人圆寂前四个月法相
师父还有一张照片是圆寂前四个月,我给师父拍的,当时用的还是胶卷相机。我们现在看师父,真的是从内到外都透着琉璃的光明。
佛教讲“见相种福”,出家人的相是很重要的,它本身就是一种无上的馈赠,是积累了久劫的功德形成的,每一相好都可以灭众生无量罪,可以令众生增福,可以令众生生信心。
人世间这么难得的一位圣者,我们在这个时代来弘扬师父的功德,让大家能够看到一个修行的榜样,能鼓舞着大家前行,这是最重要的。
▲悟公上人墨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