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官方网站首页
2024年12月6日,第79届联合国大会全体会议通过决议:正式将每年的12月21日定为“World Meditation Day(世界冥想日)”。
冥想(meditation)是一个跨越不同种族、地区、宗教、文化的融合性概念。在中国,儒家以此“正心”,佛教称之为“禅修”,道家为“入静”。
联合国大会中提出,设立“世界冥想日”,是为了让人们体验到和平、幸福、自由、同情与团结。这标志着冥想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认可与推广,同时也是引导人们寻找内心平静、促进心理健康的重要里程碑。
此项联合国决议草案编号为A/79/L.27,由安道尔、印度、墨西哥、尼泊尔、斯里兰卡和列支敦士登为核心成员共同发起,最终得到了包括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国在内的71个共同提案国的支持。
列支敦士登常驻联合国副代表Myriam Oehri宣读决议草案。她表示,设立世界冥想日,旨在提高全球对冥想的认识。冥想是一种沉思的实践,有助于安定心神和提升觉知力,保持内心清明、中道与平静祥和。冥想有几千年历史,根植于不同的宗教、世俗、瑜伽和精神传统之中。如今,它已在世界各地得到广泛实践。
她认为,在武装冲突和气候危机,以及快速发展的科技和人工智能时代,通过冥想等方式提升人类的认知,为全球民众和地球的生存提供保障,这种做法尤为重要。
冥想的益处
联合国官网文章称,冥想是一种古老的练习,植根于不同文化的宗教、瑜伽和世俗传统,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如今,已成为提升个人福祉和精神卫生的通用工具。据估算,全世界约有2-5亿人练习冥想。
冥想的类型繁多,每种冥想都有独特的方法,帮助人们达到平静、清晰和平衡。研究结果表明,冥想能够减轻压力,提高注意力和平衡情绪,缓解焦虑和抑郁,提高睡眠质量。冥想还有助于改善身体健康,包括降低血压和缓解疼痛。
除了对个人有益之外,冥想还能培养同理心、协作精神和共同使命感,从而提升集体福祉。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冥想是一种强大的自我保健工具,为治疗并提高整体健康水平提供支持,尤其是在控制焦虑症状方面。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正念冥想,即使只有几分钟,也能帮助你获得平静和专注的感觉。
设立世界冥想日是一个美好的举措,它提醒我们关注内心的平和与成长,同时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和谐,为世界各地人民带来健康与福祉。
此外,世卫组织承认瑜伽等练习有益于精神卫生,因为这些练习通常包含冥想元素。联合国大会曾于2014年通过决议,将每年的6月21日定为“国际瑜伽日”。此次“世界冥想日”提案,也与国际瑜伽日形成一个为期半年的呼应。(内容来源:联合国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