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的金线" | 在祖庭,感受代代祖师的加持

2018-11-20 02:12:00 发布: 人气:9

请输入标题     bcdef

图片


国清寺

一座1400多年历史的隋代名刹,

为天台宗的根本道场。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图片


1

“国清寺”的名称来源

图片


初名为天台寺,后易名国清寺。


取“寺若成,国即清”之意。“寺庙建成,国家就可以清平,百姓即可安居乐业”。


元世祖时期更名为“国清讲寺”,沿用至今。

 

传说:南朝陈太建七年(575年),智者大师带着二十多名徒弟到天台。揭开了天台建寺立宗的序幕。他们結茅搭建成建议之庵,就在“石桥”旁。


一天三个戴黑帽穿红衣的人来对智者大师说:“你可以把寺庙修建在山下皇太子寺的基础上,等到天下同统一后,自然有大势力的人来替你建造的。寺建成之日,就是政治清明、国家强盛之时。”那三个人不是泛泛之辈,是专程来指示他选址的罗汉。


图片


2

天台宗祖庭

图片


隋代高僧智者大师在国清寺创立天台宗,为中国佛教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


鉴真东渡时曾朝拜国清寺,日本留学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经,从道邃学法,回国后在日本比睿山兴建延历寺,创立日本天台宗,后尊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


图片


3

天台宗的恢复

图片


唐朝天台宗鼎盛。


宋朝的时候,天台宗已经没落到连书都没有了。后来一位韩国的天台宗的高僧(谛观法师),把天台宗的教法又带回来的


他参拜天台山的时候,遇到了当时的螺溪传教院的高僧(义寂法师)。他本来想带给我们中国法师的,结果发现这位高僧,竟然他的修证还是天台宗的,反过头来向他学。


学了之后,本来他是韩国的高僧,身份也是特别尊贵。是作为像两国的文化大使一样,来到中国的。


结果他却安下心来向这位高僧学习,在螺溪传教院,并住在那里,在中国弘法,传天台教法,乃至涅槃在中国。


他圆寂之后,房间里放光。在他的壁龛里发现他著述的《天台四教仪》,就是天台宗的教典。


宋朝以后天台宗的教典又开始有了,然后也延续、沿传下来。

 

明朝时的候,蕅益大师的《灵峰宗论》里面,它的出处都是《摩诃止观》。这个法华,都是三大部里面的很多,这些名相。


图片


4

天台宗的中兴

图片

▲观宗寺


近代中兴天台的,就是谛闲长老。中兴之处,就是我们宁波观宗寺


住持宁波观宗寺,立志兴复台宗,募巨资,修大殿、藏经阁,装金佛像,严订规约,观宗寺遂为东南一大名刹。又成立观宗学社,自任主讲,招收青年学僧。

 

1907年,静权法师转入宁波观宗寺,师从弘法研究社主讲谛闲法师,研究天台宗教义。静权法师本来有儒家基础,经过十年刻苦学习,成绩显著,学业优良。

 

谛闲法师把观宗弘法社主讲的重担交付给了静权法师。从此后,法师便以讲经为己任,声名鹊起,逐渐蜚声浙东。


静权法师成为现在天台宗当中最重要的一位,接承了谛闲大师的衣钵。一生中为了教弘天台,一生不做住持不做方丈,就是讲经布道。

 

所以像我们师父呢,他老人家在他的修行生涯中主要亲近的就是静权长老。


图片


5

重振宗风

图片


1930年,静权法师回天台山礼祖时,见到殿堂失修,香火冷落,感叹不已。恰好此时可兴和尚来任这里的方丈,请法师驻锡弘法,共图复兴。法师概然应允,经他提议设立了天台宗研究社。

 

静权法师亲自任主讲,指导学僧深入研究天台教观,数年以后,成就显著,形成了教观并重,讲修双进,清规整肃,海众乐道的寺风。

 

国清寺出现的新气象,使远近的四众都来参学朝拜。在静权法师的主持下,从1932年到1937年间,又重建、新建了大殿、天王殿、韦陀殿、金刚殿,和两侧的配套厢房、迎塔楼、斋堂共十几处。”这个都在他手下建起来的。


1937年到1940年,又新建于妙法堂、静观堂、三贤殿和香光茅蓬等。”

 

也就是现在你去看到的天台山国清寺,基本上就是他老人家那个时代恢复的


图片


6

法脉传承

图片


1940年,师父到国清寺参学。静权老和尚和可兴老和尚正在复兴国清寺,振兴天台教观。


我师父给静权法师做侍者,后来担任了国清寺的辅讲法师,追随静权法师十年,专研天台教观。

 

由谛闲长老的法子静权长老所写的《天台宗纲要》,那静权长老又是我们师父的师父,所以我们这个传承的脉络很清楚、很清晰。


图片


7

佛缘殊胜

图片

▲悟公上人与静慧长老


那时认识了一位非常好的道友,静慧老法师,他们一生是最好的朋友。


师父和静慧法师一同亲近静权大师,是同参道友,深交数十年不断啊,修行彼此促进,成为当时国清寺非常主要的有道心的师父。

 

就是在国清寺的时候在一起,师父才知道他的功德。

 

静慧法师是胎里素,师父经常赞叹说他是胎里素啊。实际上我们想想胎里素,这都要到什么功德?他妈妈住在海边的,是石浦的,就出海鲜的地方,但他一入胎他妈妈就吃不了荤的了。


这是前世种下的深厚善根啊,年纪很轻十四岁就出家了,出家之后长期的住在国清寺。

 

1992年还没出家的时候师父介绍我,如果到了国清寺要去找这位师父。因为这两位的关系非常非常好,来拜师父的,师父就会介绍他去拜静慧老法师,静慧老法师他就会介绍他们来拜我们师父。都是相互的赞叹。

 

图片

▲传喜法师与静慧长老合影


从1992年到2001年,我亲近长老不下十次。到第七次前去参学时,正式在长老座下皈依,这是对这位鲜有人知却是世间少有的修行者的一份至诚敬意。


每次去给他顶礼,坐在那里请教他。那时候也是人少,还有机会静下来,有时候他在座上讲法。


我听过他讲弥陀经。有一张照片披着袈裟,跟他一起妙法堂面前,就是听弥陀经之后,结束了他下座的时候,结束之后跟他老人家合了一个影。


不容易这个,正好他讲经也要披袈裟,我听经也要搭袈裟,我搭的那个还是五衣。


图片


8

开悟者的境界

图片

▲ 静慧长老德相


我每次去看到他都非常感动,莫名的感动,那个泪水就哗哗的往下流。


你看成就者长得什么样,最主要他内在的那种气场、气质,真的是很神奇的。


特别是在那里做早课的时候,年纪那么大了,他作为寺院的首座,第一个就在前面,班首,在前面绕佛。


他年纪那么大走得又慢,所以他一走慢了,我们一百多个出家人都跟在后头都是慢慢的,我就看着他披着袈裟在前面躬着腰在慢慢地领,我一看他泪水“哗哗”地就下来,哇,这简直是。

 

他老人家的眼睛特别清透、宁静、慈悲,让人一看你容易留下眼泪。眼睛水汪汪的,如果当你的生命遇到过这种眼神,你的生命就不在漂泊了,就不在会孤独了。永远的有一双神圣的、慈悲的、温柔的眼神,一直在照顾你。所谓 绀目澄清四大海。

 

他人很瘦,但通体都是光,说明已经修到琉璃体。这样的修行人,任何生命接触他,都会自然而然的生起惭愧心、调柔心、向道心。这样的修行人是真正的人天福田,是这个世间最可贵的珍宝。

 

所以我师父也是私下里跟我讲,在于静慧法师同参的过程中,三十多岁就已经证“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证得就像什么一样?就像阿弥陀佛一模一样。证得念佛三昧有什么瑞相吗?我们常人晚上看不到东西,伸手不见五指。证得念佛三昧,可以看到一片红光充满世界,整个宇宙是阿弥陀佛的光明。


图片


5

证道者皆如阿弥陀佛

图片

▲悟公上人与静慧长老合影


这是静慧长老生前,与悟公上人、传喜法师的最后一次会面。


静慧老和尚一辈子没做过方丈,他没做方丈,他一直就是在国清寺,看守着国清寺,是国清寺的宝。


一辈子劝人念阿弥陀佛,自己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圣诞前夕,也就是今天圆寂的,这厉害吧?他还不在圣诞那一天,还在圣诞前一天晚上,前一天圆寂。

 

2001年最后一次相见,是因为长老示现病重,师父带我前去探望。那天临走前,师父把长老的手放在头上,说:“请阿弥陀佛给我加持。”这句话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心里都一震,师父居然直呼长老为“阿弥陀佛”?但再看老人家的反应,一点不迟疑,一点没有世间的客气,郑重其事,自然而然!

 

这个镜头一直印在我心头。它让我觉悟到,证道者个个皆如阿弥陀佛,但“唯佛与佛,方能了知”。我师父能明确直白地称静慧长老为“阿弥陀佛”,静慧长老能默然承应,这是同参相知,是两位大善知识的相互印证。

 

临终前,老法师仍念念不忘弘法利生,在弥留之际,他还对身边的人说:“我要去妙法堂讲经、我要去妙法堂讲经……”


图片

天台宗的传承,从佛陀授记一代一代的,一直授记到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是能通达如来真实义的。


再从慧文禅师悟龙树之妙理,一千五百多年来,天台宗几经兴衰,但终究在一代代祖师大德的尽形护持中,传承至今。


丰干禅师曾说:“我来天台三千返”。天台宗的历代宗主,皆阿弥陀佛之化现,具有与释迦佛陀一脉相承之信心。


佛教中“教弘天台、行归净土”,历代祖师皆如此,且对于经律论的研习、行持无不严谨,然后摄受众生,导归净土,为大慈悲。


图片

贤劫千佛心  响崖大德知

现后中救我  脱轮到菩提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图片

佛经|佛法|文化|空性|慈悲



美好的一天从发菩提心开始:

如昔诸善逝 先发菩提心

复此循序住 菩萨诸学处

如是为利生 我发菩提心

复于诸学处 次第勤修学


佛教慧日

分享喜乐 智慧 

图片




相关文章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十六(2) 初分劝学品第八
· “传承的金线" | 随着你的诉说,相遇、相知
· 佛菩萨应化六道感应录 | 薄荷猪的故事
· 请问师父,什么是超度?
· “传承的金线" | 随着你的诉说,相遇、相知
· 建水月道场只为现心灵净土(珍藏微视频)
· 微信公众平台
· 今日法语 | 智慧宝剑斩破生命的牢狱
· 此心向光明 —— 传喜法师峨眉山朝礼之行圆满
· 2018年11月18日电影《六祖传灯》将在北京召开筹备成立新闻发布会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十六(1)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之 二十六
· 为何他不识字, 却又听懂《金刚经》?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十五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二十五
· 生命是有自己的因果
· 梦老谈地藏三经的修行法门, 哪一个法门忏悔业障快?
· 百年悲心缅怀佛门耆宿梦参长老——“一生的梦因缘”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三十四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二十四
· 学要
· “传承的金线" | 大佛寺,一切的起源
· 三人同做一梦,苏东坡的前世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