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01
清明节的三重含义
清明节,除了是天地运行自然规律的节气,中国人还赋予它很深厚的人文情怀,纪念一个历史人物,叫介子推。他的这种尽人臣之忠却不求回报的情怀,叫“浩气贯乾坤”,我们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都在纪念他的精神,所以,清明节也叫寒食节。
这么一个有人文情怀的节日,延展成了国家层面要纪念为国、为天下牺牲的侠义英烈、忠臣良将,我们老百姓层面要祭拜每个人各氏门中的历代祖先。每个人都有自己老祖宗,所以我们还要尽"香火"的责任,清明节也是"香火"的日子。这就从人文情怀上升到人类文明的祭祀了。
祭祀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国家成立的一个标志。古人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一个国家最重要的是什么?一个是祭,一个是戎。一个国家有祭祀的能力,才能守护道统。祭祀就承载了“道”;戎是一种保护,表现为“德”,保护这个向道的次序不紊乱。这就形成了政和教,“教”代表道,“政”就代表维护次序者。
所以,清明节具有三重含义:第一个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第二个是人文情怀,第三个最重要的,是大道的,因为祭祀是有大道的秩序的。
PART.02
河汉文明诠释了
我们作为人的根本尊严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实际上就是大道的文明。为什么我们叫汉族?有人说是因为历史上有一个朝代叫汉代。为什么叫汉代?说因为汉中平原有一条江叫“汉江”。实际上这个“汉”不仅是指地上的一条河流,而是指宇宙的星辰河汉。
现在有人就回溯到这个文明,说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仰望天空的民族。不管是浙江的良渚文明,宁波的河姆渡文明,还是长江上游的三星堆文明,现在所发掘的各个文明遗迹,都贯穿着这个文明的核心,在中国文化里叫“一以贯之”,这个“一”是大道。
这也代表着,我们的现代文明是有来源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有传承性的。我们每个中国人在回忆祖先的时候,我们的传统文化就在呵护、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甚至融入了我们的基因,构成了人类的文明。
三星堆
青铜神树
良渚文化
刻画符号
我们聚在这里学习、思考清明的文化,用儒家的话说,就是在读《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祭祀就属于“明德”的层次,属于“道”的层次。如果中华大地上的人都能明白大道,那我们就跟祖先接轨了。
这个过程叫什么?“在亲民。”“亲民”就是用文明之火去点燃每一个生命,让他们都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具有道的认知。“亲民”不是小恩小惠,它是对整个道统的认知和受用。
所以清明,除了要上坟,要祭拜祖先,还要从更深层次上去了解祖先文化,去了解他们在这片大地上,是如何生活、如何思考的,如何完成生命的闭环,又回归到了天道。
大道是有力量的,文化是有力量的,高级的文明是具有高级力量的。我们的个体生命就是人类生命的火种,如果每个生命都点燃了这种智慧,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会有力量。是什么力量?文明的力量,讲得普通一点,就是善的力量、人性的力量。
我们的中华文明、河汉文明,诠释了我们作为人的根本尊严。一个人是活在不可掌控的生老病死中,还是掌握规律,体察阴阳,回归大道,这是人类的根本尊严问题。
PART.03
以佛法的智慧为支点
撬动轮回
祭祀是什么?祭祀是大道之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可以让我们的生命升维的。升维是有具体的方法、路径的,佛教就是讲这个的。我们不仅可以升维,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过去、改变现在、改变未来,也可以改变我们老祖宗的命运。
老祖宗如果在地狱里,我们今天来寺院,我们的生命跟老祖先发生量子纠缠之后,把佛的无量光无量寿、佛光普照的这种特质给他链接的时候,他就能发生质的飞跃,能改变他在地狱的困境,就可以发生超越。
所以,我们这个法会叫“超度”法会,也叫“超荐”法会,“荐”叫荐举,把他托举上去。以什么为支点?佛法的智慧为支点。社会上有一句话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如果我们站在三宝的平台上,拥有了佛的智慧,那我们就可以把这宇宙的轮回都给撬动了,何止是地球?!这才是清明的意义啊!
所以,我们今天分享的这个题目,既与我们每一个人生命的尊严息息相关,与我们每一个生命的轮回息息相关;同时,也是你一定要思考的问题,是顺习成为生死轮回的?还是向上提升维度,回归道统,实现生命的扬升,人天相应,人天合一,超出轮回?这是我们生命的一个大命题,也是我们人类文明的一个大课题。
清凉寄语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你要做的
无非是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