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死鬼”,还是做“活佛”?

2025-03-31 22:15: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图片






PART 01.

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


佛说每个众生都有佛性,但这个“有”不代表就能用,因为还没显出来。就像金矿不经陶冶是得不出金子的,学佛就是“陶冶”佛性的过程,让我们知道自己有正觉、有佛性。


古大德说:“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知道自己有一颗宝珠,但是蒙着尘垢,那现在我用布擦、用刷子刷,尘垢净化了之后,宝光就外露了,这就是修行的过程。


这个过程很宝贵的,如果不学佛,不懂这个道理,就不会来清洗自己的这颗宝珠——佛性,那就对应于轮回,对应于阎王殿,对应于黑白无常,那死后就变成鬼了。


我们是做“死鬼”,还是做“活佛”呢?这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啊!做“活佛”也有对应的地方,那就是极乐世界,“势至金台安我足,观音甘露洒吾顶。”阿弥陀佛亲自来接我,然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清净莲花菩萨是我的伴侣。


不觉悟的时候,“我也不修行,反正命运就这样了,随它去吧。”那就随到阎王殿去了,算起账来的话,每一个业债都是真实的呀,苦是很真实的。去极乐世界也有业,但那叫“带业往生”,到了极乐世界可以补修。



图片
图片



所以,我们要找好人生路。皈依三宝就是抉择了正确的人生方向,只要方向正确了,只要愿意去极乐世界,得生与否全看这个信愿,那你就是拿到了极乐世界的“门票”了,修得差一点、好一点,那只不过是品位高低而已。


如果人生的方向错了,生死轮回的路上再优秀又如何?我们往往把聪明才智用在了轮回上,佛教称之为“世智辩聪难”。这是一种灾难,所以印光大师才说:“故念佛一法,最好学愚夫愚妇,老实行持为要。”



图片





PART 02.

用般若智慧照见五蕴皆空


我们的思维模式有时候是扁平的,不是立体的、多维的,在这样的思维里建立不了诸佛刹土的功德空间。所以,我们有时候需要拉到地狱的角度、极乐世界的角度来思考人生,如果没有这个跨维度的参照系,我们就不知道人生是需要多角度来思考的。


五台山是净土、是金色界啊,但我们就是看不见,这能怪文殊菩萨吗?能说它不是金色界吗?是因为我们的业障重,不相信它是金色界。如果我们忏悔业障、积累福报,思维打开了智慧之门,就会相信。“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就会真的看到金色界,看到文殊菩萨的净土有多么伟大。


万物的本来面目一直都在,但我们的眼睛看不到,因为眼睛这个工具是有误差的,它所见只是光的反射,经过一系列神经系统运转下来,已经不是本来面目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当你看到的时候,已经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了,已经不是宇宙真理了。



图片



所以,修道要无我,因为“我”是虚假的,我们的认知是错误的。只有到达宇宙真理的程度,才能衡量“我”的当下是对还是错。《心经》里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个“无”是方法,我们要使用这个智慧的方法,来扫除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扫除我们的色声香味触法。


我们的感官是看不到真理的,它描摹的是一个虚拟的空间,我们的知识与习气束缚了我们的生命。所以,要想完成自救,就要配合佛指导的方法,用般若智慧“照见五蕴皆空”,这样就能“度一切苦厄”。


这个逻辑是完全自洽的,我们念的每一句经文都有一个大的逻辑系统,我们的生命从生到死是没有闭环的,而佛教的智慧就能解决我们生命的闭环,所以能从此岸到彼岸。








清凉寄语


图片


END.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生命并没有偏和远,重要的是找到生命的自信
· 处处转为道用,也就“契此”了
· 【清明特辑】过清明,这个能力不能少
· 修行就是:你得去经历
· 领悟自己的本来面目|朝花夕拾
· 管住自己的念头|Control Your Thoughts
· 不要小看这个色壳子,它是修行很重要的一个工具
· 人的底色
· 带着这种觉知好好忏悔
· 你可以不知道,但不能不敬畏
· 既不要轻慢别人,也不要轻慢自己
· 修行不是天方夜谭
· 菩萨度众生,可没那么简单
· 听法,重在用心
· 寺院的清净,可以成为众生的解脱体
· 这个方法,为什么能改变命运?
· 修行,还挑地方吗?
· 轮回里永不缺席的摆渡人
· 散乱、昏沉的主要源泉
· 给与岁月什么,岁月就回馈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