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予岁月什么,岁月就回馈你什么。如果跟诸佛菩萨接轨,跟祖师大德接轨,就跟中华民族这最伟大的文明传承在一起。出家人吃一顿饭都叫“三代礼乐尽在其中”,更何况禅堂呢?大道的一切精华,儒释道所有的一切秘密的精华都在里面,修道者肩负着,传承着。
老一辈大德在七十年代恢复了圣山,恢复了寺庙,使其现在香火旺盛,这就可以了吗?不行啊,佛法的内涵要延续啊。可以说我们汉传佛教的禅堂,是最契合我们东震旦土人的根性的。古代是如此,现代也是如此。世人啊忙忙碌碌,为了没有意义的事奔波劳累,为了大道,这生命最有意义的,他却无暇顾及,这就是众生的颠倒相。
在这样的颠倒里就是要“直指人心”。已经进入佛门了,就好好学习。想想看,你觉得人生方向是你自己定的,这个挺好,自己愿意走这样的路,那你就慢慢学吧,里面经律论、各宗各派,内容都丰盛得很。
所以,六祖大师,他是代表了我们东土众生根性的。他的伟大意义在于:使佛教普及化。之前佛教一直是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奢侈品,从东汉孝明帝引进之后,主要作为官方在弘扬。六祖大师就想着普及化,就像我们的正月十五元宵节,汉明帝就说:大家张灯结彩,写着佛经、佛语,然后瞻仰舍利。他也开始从国家层面向民间推广。但佛教一直以来多数是以皇家为主才能接触到的,普通人是没有办法触及到这些的。
到六祖大师这里,武则天几次请他去京城,他都托病不去。他比喻说:南方的橘子到了北方叫枳,味道是不一样的。猜想六祖大师可能认为:我本来是一个打柴人,不适合住在那庙堂之上。神秀大师一米九十多,一表人才,口才也好,文学也好,又是从体制内出来的,曾做过大官而后出家的。可以说是世出世间都是最棒的,他可以做国师。慧忠国师,神秀国师都很好。我相貌不好,个子也不高,又不善言辞。我去不适合。
但是,他代表了大众化,普通的百姓就是这样的。佛法需要生活化,佛法需要大众化。在伟大的唐代,六祖大师把佛法真正地引向了民间,影响到了普罗大众。这样我们才有机会接触到,你看,“天下名山僧建多”啊,你走到山里面,江河湖海边,都有寺院装点其中,这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寺院、香火,甚至成为了一种节庆、民俗,已经融进了中华民族的基因、血液中。
回向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扫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您的每一次转发,都将点亮一盏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