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媒体采访星云大师,他说出家人都追求解脱生死,结束轮回,最终成佛,您为什么说自己不想成佛作祖,不欲往生极乐世界,志不在了脱生死?那您志在何处呢?
星云大师说,我志在来生再做和尚啊!因为我觉得做和尚可以做很多事,做和尚可以结很多的缘,做和尚可以度诸多众生。
我们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都是要去佛国,要往生极乐世界,谁愿意再来啊?谁愿意发誓生生世世做人?只有这些顶配的大菩萨,菩萨摩诃萨,他们才会。
我们灵意老和尚说,不要着急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世间的众生苦,要发菩提心教化这些人。一位师兄告诉我,灵岩山佛学院的法音老法师也发的这个愿,他说我既不去极乐世界,也不去兜率天,我下一世还来做人,继续弘扬佛法。南怀瑾老先生也发过这个愿。我们学佛到现在几十年了,只是听闻,也没有几个人呀,这简直太惊天地泣鬼神了!
我们活着的人,在寺院里修行的人,要记住这个的。对我们来说,怎么敢下一世来?这一世能在寺庙里,命就很好了。你说等我下一世来做人,我再来弘扬佛法。别做梦了,下一世太多的不确定性了。我们这辈子就要把信仰确定下来,要让它坚定。
我闭关时候每天都要发的愿,就是无论以后遇到什么境界,都永远不退转对三宝的信心。有些人或许会不以为然,觉得很容易,但实际上对我来说,当时我是感受很深刻的,这是我要时刻提醒自己的,修行之路不要退转,不要忘记初心。
我们个人的修行是如此,一个道场也是这样。无论如何,都要保持它的修行是增上的。不管社会怎么变,科技有什么新花招了,社会又流行什么了,我们寺庙要保持不变。
像这个法堂,我们天天在这里听经闻法,这不得了的,多少高僧大德来加持过。你看那么简陋,但佛法跟外在的这些没关系的,有时候越简陋,越显得有一种道气。
一个寺院很简朴、很简陋,甚至有一点落后,实际上这就需要我们回光返照,我们要把内心的“道”显发出来,然后跟这个简陋道场的“道”相呼应。当那些浮躁的东西离你远去了,你会感受到来自灵魂深处的那份宁静。
所以,我们唐代《百丈清规》里就有,“丛林以无事为兴盛,山门以耆旧为庄严”。过去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我们在寺院里靠着三宝,哪怕这些小狗、孔雀也都享着这个福报。
很多人都说,现在精神世界越来越贫瘠了,心灵空间越来越狭小。那寺院表面的寂静,实际上反而是一种富贵,我们还跟老佛爷对接着,跟历代祖师大德对接着,跟东西方所有的圣者们还连在一体。
你看寺院门开着,一般人也进不来的。我现在有一点理解了,为什么我们进不去那些修行人的净土?像石梁五百罗汉道场,哪有什么罗汉晃荡晃荡晃出来了?就那个祖师爷晃进去了,他还不愿意出来,结果被赶出来,“你现在时间还没到”。
这些净土都是有结界的,寺院也有结界,每年安居我们都会踩界,每次法会无形当中也都有这个界。我们每天修行,半月半月布萨诵戒,它的功德力就在一天天叠加。
有时候他们请假:“我要到哪个地方去一下。”刚开始我想可以嘛,但想想不对,出去干嘛呢?我说你出去想做抹布吗?他一听明白了,“哎呀,不去了,不去了。”真是这样,你出去之后回来还得洗,好久不一定能洗干净。
如果你开悟了,功德积累的资粮很大了,你去度众生,那不要紧的,哪脏去哪儿,哪乱去哪儿,哪儿众生苦去哪儿。
所以,我们现在要特别珍惜的,珍惜道场,珍惜修学的机会,好好修行、进步。我们进步了之后,事还很多的,有多少众生在等待着我们回向功德。
如是安住 即为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