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 || 有了佛法,这个清明就变得清澈明朗

2025-04-04 06:01:00 发布: 人气:9
图片
图片


2025年4月4日,清明节。


春分后十五日的清明节,因“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而得名。这是一个出门去探访春天的节日。


清明,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可见清明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更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这一天,人们身着素衣穿越山海,只为和离世的亲人们再一次告别,这才有了那句最为人熟知和感怀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图片
图片


图片





清明节的演变:

图片

   勤政清明复清明——

               介子推的血诗与千年祭礼

图片


清明习俗的由来及演变,须从古代一个节日“寒食节”说起。寒食节相传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忠臣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十九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乃至从自己腿上割肉烤熟给重耳吃,解救其性命。


图片


后来重耳返国即位为晋文公。即位后,不求名利的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隐居。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么也找不到,于是听从人言,下令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柳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后来在枯柳下发现了母子的尸骨,介子推留给晋文公血诗一首,诗的最后两句是: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伤心不已,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 


到了唐朝时,“寒食上墓”成为风气,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寒食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


图片

   乌啼鹊噪昏乔木,

   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

   古墓垒垒春草绿。


 ——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图片


由于寒食节的日期,距清明不过一、两天,后世便逐渐把寒食扫墓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节与清明节已合二为一了。



图片




三参法师开示 

图片
图片

当我们怀念祖先的时候,

祖先会以怎样的视角看我们?


图片
图片



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话叫“祖先荫庇子孙”,我们以为老祖先都能保佑我们,实际上这也是需要前提的。老祖先如果以前有信仰、修得好,他在天堂,或者在佛国,那他可以保佑子孙。


但是如果祖先不是在天堂,不是在佛国,不要说他没办法荫庇子孙,反而这个时候是需要你放光给老祖宗,通过你信仰的力量去救济祖宗的。如果你有佛缘,现在学到佛了,你才是家里的希望,才是家里的香火,才是老祖宗的救星。


我们这一期人类文明一万多年,实际上是充满了贪嗔痴的。轮回是常态,一个人遇到佛法、觉醒、开智慧,是非常难遭难遇的。不仅我们学到佛是稀有难得的事,就是对于你的整个家族来说,有一个人学到佛也是稀有难得的。


所以在清明,

祖先眼巴巴地看着我们,

我们要用自己的信仰

去光宗耀祖,

去利济祖先、

去救拔祖先。





图片


图片


清明祭祀的时候,一般民间习俗还是会烧两个荤菜,但实际上这对他们来说,这是非常残忍、不吉祥的事。


在他们的眼里,鸡鸭鱼这些生命被屠杀,摆在他的面前,他不仅要承受杀生的罪业,他们也能看到这个生命与他们的关系,就好像是把他过去世的有缘者杀了,放在他面前一样。这种轮回的悲惨,也会让他触目惊心。


我们很多人往往是从小不懂,稀里糊涂地开始吃肉,长大了跟着不良的风气,学会了喝酒抽烟。但是对于一个死亡的生命,他们经历过生命的真相,他们本身就是轮回的见证者,他们所感受的是完全不同的。


这个清明节,我们要好好思考怎么样正确地把它变成我们祖先得度的因缘。


图片




我们用佛法的方式,放生、吃素、念佛、请出家人超度,这样来利益祖先是最安全的,最没有障碍的。


当生命遇到生老病死的困境,佛教就是不可替代的角色。尤其在祭祀上,如果没有佛教的智慧、方法,那我们的清明就非常苍白无力,清明就只是一种哀怨、沮丧。但有了佛法,这个清明就变得清澈明朗,前途一片光明,转忧为喜,离苦得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图片


月明天心





相关文章
· 今日清明 | 以清明为舟楫,渡生命之江河
· 清明节 | 这一天,将修行功德精准地追送给祖先
· 清明,不惟时节流转,更承载着无尽的守望与怀念
· 只有注入了佛法的思念,才是真正的“香火”
· 出家人怎么看待亲人离世
· “龙的传人”具有的特质
· 关于“禅茶”的那些事儿
· 我们除了是时间的过客,也可以成为时间的收获者
· 【清明特辑】超度祖先,为什么这么重要?
· 清明,深度解读“香火”的意义
· 清明节的含义
· 要时刻提醒自己,修行之路不退转
· 【清明特辑】这是你的祖先最想看到的
· 做“死鬼”,还是做“活佛”?
· 生命并没有偏和远,重要的是找到生命的自信
· 处处转为道用,也就“契此”了
· 【清明特辑】过清明,这个能力不能少
· 修行就是:你得去经历
· 领悟自己的本来面目|朝花夕拾
· 管住自己的念头|Control Your Though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