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清景明,万物皆显
清明节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传统文化节日。按照中国人的文化,这期间要思亲报恩,超度宗亲、扫墓祭祀,甚至怀念忠臣良将、侠义英烈。因为除了天地运行的自然规律,我们中国人还赋予它很深厚的人文情怀,纪念周朝时期一个历史人物——介子推。他的故事也是清明很重要的一个来源。
清 明
这段话是提醒他,治理国家要保持头脑清醒,要有利于百姓。第二年的时候,晋文公就诏令天下,这一天不准动火,所以清明节又叫“寒食节”。从官方到民间,这个文化延续了两千多年,介子推尽一个人臣之忠,却不求回报。一个有气节的人,他的这种精神是不朽的,赋予的这种文化内涵也是不朽的。
延伸下来,就变成从国家层面祭祀、怀念为国、为天下牺牲的侠义英烈、忠臣良将。而我们老百姓,每个人也都有自己各氏门中历代祖先,需要我们去思念缅怀。
所以,“清明”两个字也是警策我们后人,做人要有正思维,不能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节放逸、迷失了本性,要时时保持清醒的状态。这是作为人的一种修养,不仅皇帝要修,我们出家人也要修,我们佛弟子也要修,要常以“清明”时时提醒自己。
"청명(清明)"이라는 두 글자는 후손들에게 경계심을 주는 말이기도 합니다. 사람은 바른 사고를 가져야 하며, 꽃이 만개하고 따뜻한 봄날이라고 해서 방종하거나 본성을 잃어서는 안 됩니다. 언제나 맑게 깨어 있어야 합니다. 이것은 인간으로서의 일종의 수양이며, 이는 황제뿐만 아니라 출가한 우리도, 불제자인 우리도 닦아야 할 덕목입니다. 우리는 항상 ‘청명(清明)’을 마음속에 새겨 자신을 깨우쳐야 합니다.
清明
清明祭祖,要特别注意的是,无论何时,都不能用荤的食物供奉祖先。鸡鸭鱼等这些荤的食物千万不要供,更不能杀生!可以供素菜、一碗饭,不要点化学香,要点天然香,因为不好的香对他们影响也很大。也不要供酒,他们本来已糊里糊涂、善恶不分,难以解脱自己的恶业,若再供酒,他们马上更颠倒了。有的甚至还供烟,把烟当香来供,这对亡者非常不好,这些要特别注意。供这些,祖先不仅吃不到,反而令祖先徒增罪业,这一点在《地藏经》里有明确说到“尔所杀害乃至拜祭,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结罪缘,转增深重。”
还有一点就是不要放鞭炮。
在古代,放鞭炮本是驱邪的,
你到了墓地放鞭炮,
那真的是很悲惨的事。
阴阳眼看得见的就说,
你们一放鞭炮,鬼就被炸得血肉模糊了。
上坟的时候千万不要放鞭炮,这是有道理的。
我们可以简简单单地点一支天然香,
供上一碗米饭、几碟素菜,
或者只是一杯清茶、一束鲜花,
清净的供养配合清净的祈愿,
祖先就能得到清净的受用。
如果会念变食真言、念佛号更好。
清明
到墓地去,烧香也好、烧纸也好,要注意火灾的隐患。我们要看好那些火苗,不要烧到山了,那样罪过大了。很多人会到坟前烧纸,其实烧纸钱并不如理如法。如果要烧,就烧佛教里推广的咒轮纸,再撒些金光明沙到坟上及四周。金光明沙一撒,金光明咒一念,(亡者)即使是已经堕入无间地狱,都能得解脱。
皈依 佛
皈依 法
皈依 僧
清明
去墓地前,我们自己也要多念大乘经典,多忆念三宝,然后把佛的光明带到墓地去,这是有好处的。在坟前,可以多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地藏王菩萨”等佛菩萨的名号。有佛学基础的,可以念《六字大明咒》、《心经》、《往生咒》、《阿弥陀经》,于亡者利益更大。平时不念佛的,这两天为了我们的老祖先,也要多念一些佛。
我们可以在佛前多供灯,让往生者走向光明、善趣,不落入黑暗处。《缅甸传统佛教文化》中说,多以二十一盏灯供佛,可回向祖先、冤亲债主超度。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也是超度祖先的殊胜方法。这个“大宝楼阁”,填好后观想到哪里,哪里就放光明,哪里就解脱,乃至观想到地狱里,地狱都能空掉。
此外,最直接有效的利益祖先的方法就是善用自己的身体。对已亡的父母及祖先,我们应心存感恩而代作善行。我们与祖先有直接的血脉关联,要用自己的身体广行善行。
우리는 조상과 직접적인 혈맥으로 연결되어 있으므로, 자신의 몸으로 널리 선행을 실천해야 합니다.
利益祖先的方法虽然很多,最关键的,是做的人要用心,要把生命中血浓于水的部分呈现出来。
很多人觉得,我来到寺院登记了,利益、超度先人就是寺院的事了。实际上,祖先对于子孙的记挂,远远多于子孙对他们的怀念。
或许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祖先就等着这一天,
子孙能够想到他。
这样,即使他们业力非常深重,
依靠三宝的加持、回向和善心的力量,
也可以得到解脱。
韩语翻译:
寂心(韩国)
当我们怀着利益他们的心,
感情越真挚,用心越深沉,
对祖先的触动就越大。
他们会因此感到欣慰,
会积极地接受佛法的指引,
趋向光明与解脱。
频繁刷手机,我们的心灵很容易被碎片化,不要沉溺其中,学会自我节制,
通过学习佛法来
有效滋养并净化我们的心灵,
一起回归心灵,保持身心灵的健康。
Namo Buddha
Namo Dharma
Namo Sang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