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吹过五台山的风,就是与文殊菩萨相拥;走过五台山的路,就是与文殊菩萨相逢。这是大家来五台山新学到的咒语,慢慢悟......
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来到我们娑婆世界,干预了我们的命运。在人寿千岁的时候,众生业力炽盛,佛法就已经难以住世了。但是释迦牟尼佛说:在更黑暗的时候,在人寿百岁的时候,我要去娑婆世界成佛,住持佛法,教化他们,拯救他们。
释迦牟尼佛降生人间不是一个生命的个体事件,祂使整个人类文明都发生了转变。所以佛教是人类的,是六道的,是整个地球的。如果我们不尊重佛教的话,鬼神都会有意见的,因为释迦牟尼佛发五百大愿的时候,鬼神、天王、十方诸佛都被佛陀感动得流泪。
我们只知道人死之后很臭,闻到尸臭味会中毒,其实天人看到我们活人就是这样子的,所以不愿意靠近人类。但是我们自己不知道,还天天拿着镜子照来照去,自我感觉挺好,实际上我们要有一点自我惭愧的。
生命需要照镜子,因为此生并不漫长。我们获得的这个人身是很短暂的,经典里比喻它叫“白驹过隙”,就像白色的骏马在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白光一晃就过去了。所以李白才有了这样的诗句,“百代之过客”,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只是一个百年过客而已。
这世界上任何一粒沙、任何一块石头都是以百万年计算的;任何一个物种、任何一个植物,都是百万年、千万年来计算的。人寿百年,刹那而过,特别需要了解佛法。一打开佛经,广博的世界观、丰富的宇宙文明扑面而来,让我们这个渺小的生命得到充实。
所以,不要等死了之后,再让佛法承载我们的生命去超越生老病死,应该在活着的时候就看到佛法令我们的生命“扶摇而上九万里”,甚至都不止啊!“扶摇而上”是庄子的话,《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我们要感谢庄子,他让我们的心灵安装了一个软件,让心灵会翱翔,会浮游于北冥,会扶摇于九层之天。我们这个民族有了这样的人来启迪我们,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我们卑微如孑孓一样的生命拥有了那么逍遥自在的构想。
有了这样的生命境界后再读佛法,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没有办法想象生命竟然可以如此伟大。世间再富贵的人,也没有办法和学佛人的富贵相提并论的。哪怕一个普通的、不识字的老太太,学佛后的那种富贵气、那种心量,都是不可想象的。我妈妈就是这样的,学佛之后她告诉我:“你知道我求观世音菩萨什么吗?我求天下的人都好。”这就有了圣贤之气,有了菩萨精神。
佛教智慧的功德就像点金石一样,只要开始学佛了,就走上了一条转凡成圣之路,所以推广佛教实际上就在“造菩萨”。孔孟思想说要满街是圣贤,这在佛教是可以达到的。
当文殊菩萨发愿到五台山安置娑婆世界“办事处”的时候,不是因为风景有多好,这是智慧的圣地,是由它的智慧属性决定的。纵使五台山满山都是黄金,也不足以比喻它象征智慧的这种神圣性。
古人就懂得看到这里的一草一木,应当忆念文殊菩萨。当我们也这样去想的时候,“土石亦能消罪障,何劳菩萨放神光”,这里平凡的一草一木都能消我们的罪业;当我们端正态度的时候,就见到文殊菩萨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