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悟公上人百年诞辰纪念特辑--《惜福》
我们看这些视频的时候,心都是暖暖的,这是一个真实的生命对我们真实的教导,而且这种教导贯穿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
我师父一生中除了弘扬佛法,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对我们从做一个普通人到修行人,从惜福、修福到开智慧,形成了一个系统的教育。
佛教也有祂的人生观、世界观、轮回观和解脱观,而且自洽,这个庞大的巨系统具有实践性、可重复性。无论哪个时代的人去实践,都会得到同样的结果。佛法在人类历史上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历久弥新,愈发地显发出祂的功德。
师父圆寂已经十七年了,每一个弟子回想的时候,好像一个个故事很平淡,但为什么师父走到哪里都是人潮拥簇呢?因为他老人家具有这个威德。佛教有一句话叫“佛法之弘扬,必仗大德僧伽之力”,高僧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
如果说光明灿烂的佛教是众生越过苦海的高架桥,那每一位法师就像厚重的桥墩,他们架起了这座文明之桥,让众生得以渡过苦海。所以,不能简单地把出家人看作是佛教的人才,每一代高僧都是国家的财富、人类的财富,在经典里叫“人天福田”。
每一代高僧都是国家的财富、人类的财富,
在经典里叫“人天福田”。
在佛陀时代,古印度有一个叫吠舍离的国家发生了瘟疫,举国上下都想到了释迦牟尼佛,于是国家用隆重的仪式迎请佛陀。佛陀入城的时候,用手拍了三下城门,说出了那八句平安偈:“诸有众生类,在土界中者,行住于地上,及虚空中者。慈爱于众生,令各安休息,昼夜勤专精,奉荷诸善法。”说完之后,佛陀一迈进城,祂的心念、衪的生命的功德力就应现在了这片地方,瘟疫马上就终止了,佛陀也是在这里宣讲了《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
一个健康的信仰也能带来健康的身体,很多人学佛之后,身心畅快,四大协调。同时也节约了家庭资源、社会资源。
悟公上人墨宝
一个小世界的范围以须弥山为中心,矗立在地轮上,高84000由旬,上宽下窄,又有一日一月在山腰旁。诸天中的忉利天位于须弥山山顶。
我们一进庙门就看到一座须弥山,会得到这样一个启发——人间百年,在须弥山顶上只是一天而已。到了爱因斯坦才发现时间是变量的,而佛教的世界观告诉我们,“几千年”是一个最基本的宇宙概念。不同的业报,它感受到的时间是不一样的,空间感也是不一样的;同一个物质在不同的业力面前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是水,我们人见到是水,地狱众生见到水是烊铜水;饿鬼众生见水是脓血;鱼等旁生见水是房舍;天人见水是甘露。
当人类否定生死轮回的时候,否定来世的时候,实际上也很残酷地否定了今生,今生就没有价值了。如果一切都没有意义,死了一了百了,那为什么还要做好人呢?做好人的文化自信都没有了。所以,肯定来世,就是肯定今生。
当人类否定生死轮回的时候,否定来世的时候,
实际上也很残酷地否定了今生。
///
佛教进入中国两千年来,历史也总结出这样的规律,当一个时代接受了佛教的文化,接受了佛教的观念,就会迎来人性的大苏醒、社会蓬勃发展的盛世。所以佛教不仅检验一个人的水平,也检验一个时代的水平。
佛教里任何一个很微小的观念,如果人类接受的话,人类的文明都将提升一大步。对个人的身心健康、社会的治安、人心的向善,都会得到极大的推进。
佛教不仅检验一个人的水平,
也检验一个时代的水平。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