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原来有这样的层次与修法

2023-02-13 19:00: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图片
图片


阿弥陀佛!关于财富这个话题,大家不管有信仰没信仰,在对财富、对物质的依赖需求上,这都可以说是共通的。无论凡圣,无论美丑,各种各样的人,是生命,他对物质都会有一种基本的需求。


佛教是讲因果的,佛经上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众生他就是喜欢果,他喜欢得到财富,越直接越好,越快捷越好,而菩萨则重在因。


比较有智慧的人,对佛学也有一定知识的人,他也会问我:“这个财富到底从哪里来?是不是从布施当中就可以获得财富呢?” 对这个问题,有一些对佛教不太了解的,那我在这个时节因缘上,对这个财富的来源,对于布施,这样一个具体的事件,再把它延展来,分更多层次地去认知它。这也是向某些人介绍佛教,原来佛教对这个剖析地这么细腻,逻辑这么缜密,这么多层次。


首先布施里面,佛教讲布施有三种布施:第一个是财的布施,第二法的布施,第三无畏的布施。


然后我说第一:财布施又分外财的,身外之物,物质财富等等一切的这些布施。世间人若能做到这样就不错了。比如说你布施一百块,布施一千块,当你布施越多的时候,你的心灵挣扎是越多的,外财的布施也是不容易的;但是在佛教里来说,这仅仅是外财的布施,还有内财的布施。内财的布施包括自己的血液,自己的筋骨,自己的器官、内脏,甚至头目脑髓。这个比外财难度又更高了。


这对于佛法来说,还是比较肤浅的。因为如果跟法布施比起来的话,佛法的博大精深,那法就更是稀有难得。我们粗粗分的话,小乘,大乘,果乘...就是一个小乘的法就非常得广博了,实践起来也会很深刻的。理论若去实践的话,如果证得这些果位或者相应的相,那就是已经是很厉害了。


然后法布施后面还有无畏布施,能把众生从轮回的苦海里拯救出来,能从世间的苦难中拯救出来,能令他拔苦,能给他予乐,把他的痛苦解除,赐予他生命的快乐。


图片


然后我举一个放生的例子,我说一个放生具足了这三种布施,你自己掏腰包,把它从市场里买回来,我说放生案例具足财布施,但是这个财布施的时候,世间人就已经很难理解了,你用你的钱去买这些生命,要去把它放掉,这个社会上人就不理解了。


图片


其中一次在寺庙门口,我要出去给放生的鱼车洒净的时候,就有路过的,他沿着我们那鱼车看来看去,后来发现这里满满一车都是鱼啊,他看得还特别仔细,那个鱼还很大,然后我在那洒净,看到我披着袈裟特别有仪式感,他来对我们说:“你们出家人做好事的,你能不能送我两条鱼呢?”我们说我们是救鱼的,拯救它才是做好事。他却认为如果把鱼给他去吃的话,那是做好事。


虽然我们还没有开到多高的智慧,我们不知道佛菩萨想啥,观音菩萨到底有多慈悲,地藏菩萨怎么下地狱度众生;虽然我们也不知道,祖师怎么开悟的呀,开悟境界是啥,我们也不知道。但是我们也是从普通社会一员走出来的,那一点自私自利的想法还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我们也是可以包容的,因为那就是我们曾经的自己。


世间讲:“道不同,不相为谋”,当完全不是一个系统,不在一个价值观念上,是没办法交流的,交流就会产生纷争。此时我们连一个慈悲心都很难守护住的,我们是来放生的,再遇到这种逆境的话,很容易丧失掉一个放生的心态的。


图片


所以我以前一直提倡大家,用放生来训练我们心灵的质量。


图片


在训练的时候,你就哪怕少少地去放,少少的钱,多训练。训练到自己的心念越来越坚固,越来越稳定的时候,你心灵的质量有了,提高了,无论多少人,无论放生的数量多少,无论在怎么样的环境下放生,你都能保持一个良好的放生心态,悲悯苍生,然后带领众生超越。像这放生仪轨一样,如理如法地去念、去思维,如理思维观想。不仅仅要救它的肉身,还要给它的法身慧命回向,还要能忏悔它过去的罪业,然后甚至要把它善根种下,它的佛性唤醒。最好的状态就是种下解脱之因,这个是放生的伟大。


图片
图片


所以放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修行法门哪!念仪轨的时候,要跟它说十二因缘的时候,念念念,你自己就会背了。“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这个叫顺,顺十二因缘,然后逆的时候我会加上我们的感受,你不能说一上来就“无明灭”,那无明灭的原因是什么。


图片


所以我们皈依三宝了,亲近善知识了,听经闻法了,持戒修行了,戒定慧福德增长了,最后开出了智慧之花。智慧开了,那无明就灭了。我们要从心灵里领会出来的再去念,这个声音跟你的心是同步的,跟法是相应的,那效果就会不一样的。而不是有口无心地念,你跟法、跟法的力量他没有相应,虽然口里念念也可以,但是最好还是与法能相应的。


图片


所以我说:“皈依三宝,亲近善知识,听经闻法,开大智慧。智慧开则无明灭,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无量苦恼都灭掉了。”


这就是因为放生多了念的多了就熟了,最后也都会背了,叫“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我们都说念了多少多少遍经典,佛号念了多少遍,就是数量有时候也很重要的,数量慢慢慢慢就会变成质量,从量变嘛,数量是量变,从量变潜移默化就变成质变,这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啊。我们修行也是功不唐捐的啊,你天天念天天念,天天念、天天念、天天念,就是肯定会进步的。


图片


所以一个放生就具足了财施、法施、无畏施。这些鲜活的生命,本来是要在砧板上为人宰割,要入油锅,要入沸水的,然后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回归江河,回归蓝天,这生命的那种解放的愉悦,我们放生者也会获得那种喜悦。它重获新生的快乐,你会享受到的。什么叫天堂的享受,就放生那一刻你看你的心,那就是天堂的享受。如果再加上空性,再加上大悲,那就从人天的快乐提到大乘的境界乃至更高的佛的境界。这里面的境界就看个人的佛学修养深厚了。


——传喜法师 



图片

扫描二维码关注

 宁波慧日禅寺

图片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浙 (2022)0000575

图片



相关文章
· 佛法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一定要去实修
· 妄念来的时候应当这样修
· 《童蒙止观》〡修止观要先外具五缘之持戒(下)
· 称赞善知识,也要有殊胜的因缘
· 佛子心声|当情况往好处发展时,这也是一种无常
· 为什么这样比称念一切诸佛的功德还大
· 光音比丘宣说空性法门
· 一点一滴的修行都是功不唐捐的
· 对佛敞开信心之门
· 见月律师圆寂日|听倓虚法师讲他为什么能临终脱化,来去自如?
· 发菩提心,从这里开始
· 星云大师:业力与愿力
· 禅堂里的微妙法门
· 如此观察自己的修行
· 我们都有被度的基因
· 月亮王子平静受死
· 培养正觉的学问
· 如何获得身心灵的健康成长
· 宗乘教义两融通,所悟与佛无异同|蕅益大师圆寂纪念日
· 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