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源老和尚毕生扶持佛祖纲宗、绍兴云门法脉,以宗师手眼接引锻炼学人,铁骨慈心,风规高峻,不让人情。对当今佛门僧侣中存在的出家而不奋发成佛作祖志向,以做做经忏,搞搞应酬,甚至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风气深为痛切,由是悲心举扬宗要,策发禅侣真参实证,教诫学人要把明心见性作为终生奋斗的目标。
问:为何古人见性多而今人见性少及参禅要诀请益。
老和尚开示说:“参禅无秘诀,只要生死切。古人与今人的根本区别不是悟性的高低,而是生死心真切不真切。古人大多生死心切,把明心见性成佛作祖视为人生至高无上的大事,故能死尽名闻利养等世间心,一切放下,全力办道。你看(虚云)老和尚,出家后立志刚猛,住禅堂、住茅棚,拜山、行脚参访善知识,花了几十年功夫,才能在高旻寺禅七中功夫用到得力处,万念顿息,功夫落堂,一念不乱,护七的送茶水溅到手上,茶杯掉落地‘啪’,见性了。这是机缘,护念功夫到位,任何一个触景都能开悟。关键是明心见性的心要切,用功就能得力。现在的人大多世间心不死,或学学唱念有点供养过日子了事,或学学经教讲讲经,甚至整天忙于应酬,热热闹闹,这样子用功怎么行?有这种思想功夫就用不上。出家人一定要明心见性,不说大彻大悟,最起码小悟也要开一些,出为人师才具宗师手眼,才能避免依文解义,胡拈妄举。
所以出家人一定要发生死心,奋发大人志气,真参实证,以明心见性成佛作祖为终生奋斗目标”。
出家学佛,旨在明心见性成佛作祖,若不以此为志,又何必出家?僧人若不以此为志,必会流入闲吃香火,过日子,无所事事,或不务为僧本分,瞎折腾,流俗,弊病丛生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