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
果
。
因果既通于“三世”,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也通于当下,
当下这一念即刻就有果报。
净慧法师生平简介
净慧法师开示
因果既通于“三世”,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也通于当下,当下这一念即刻就有果报。
相较而言,佛教的因果比世间所讲的因果要广泛、深刻。说“广泛”,是指十方世界一切事一切物、世出世间都是因果所成;说“深刻”,是指佛教的因果既是起于当下一念,也是通于前世、今世和来世,所谓“三世因果”。
如果有好人好事得不到好报的困惑,最好先把它放下。你应该为你现在遭遇到种种不幸而感到高兴。因为你把你以往所造的恶业报掉了,以后就会有好的报应了。业通三世,报也通三世,因果的道理并不像一颗黄豆种下去马上就生出黄豆芽那么简单,它还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
有人问“前生”和“来世”我们都没有体验,我们怎么样才能相信呢?据说有科学家曾经调查过死去活来的人,他们的体验也各不一样。在这个问题上一定不能含糊,一定要深信因果。
我们要相信释迦佛的人格,他是一个究竟圆满的觉者,他是以他的人格来作为理论保证的。我们也要相信历代的高僧大德、先知先觉,他们在佛门修证几十年,他们对佛理都具有圆满、彻底的了解,他们都是深信因果,并且也是按照因果的道理来修行的。
1987年95岁的梁漱溟被邀请参加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成立大会时也说,“我要向大家慎重地提出来,人有今生,也有前生,有来生。”梁先生以说实话著称,他也不会骗人。
月明天心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关注美味分享
往
期
回
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