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是一个生命的佛性所抉择出来的

2022-03-09 00:0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推荐同步收听音频



唐穆宗时,有一官员崔群到湖南东寺游览,他见鸟雀在佛像的头上拉屎,便想趁此考一考住持法师。于是便问:“老和尚呀,这些鸟雀有没有佛性?”住持知道他的用意,便答:“有。”

崔群接着问:“它们既有佛性,为何还对佛这样不敬?竟把屎拉到佛头上。”住持微微一笑,反问道:“如果鸟雀没有佛性,那为何不到老鹰头上拉屎,而偏偏拉到佛头上?”

住持法师对答机智,使崔群非常折服。趋吉避凶,这就是一个生命的佛性所抉择出来的。

崔相公(唐宪宗时期宰相)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曰:“有。”崔云:“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曰:“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景德传灯录·如会禅师》



图片

图为马鸣菩萨   



佛涅槃后六百年,马鸣菩萨造《大乘起信论》,这部论用两大类就把世出世间全部总结了。这两类,一个是生灭,一个是真如。

生灭就是生死轮转,真如就是超越生死;一切轮回的相都是生灭的相,一切贤圣的相都是真如体性的相。

如果说生灭是低级的,那我们执着在生灭的相上,就是愚昧的状态;相反,如果但见诸相的本质,见到真如体性,就是智慧的状态。愚昧和智慧,也就这样路径分明。

佛法的智慧都是高度总结,三下五除二就让你找到了皈依处,人生要走什么路也就很清楚。为什么我们要皈依佛,没有一个说要皈依魔?为什么我们要皈依智慧,而不愿意皈依愚痴?如果你知道生命有出离生死的路,你肯定不愿意再生死轮回,这就是生命的选择。

生命的选择从哪里来?从真如体性中来,这个就是他的佛性。趋吉避凶、了生脱死、转凡成圣,这就是一个生命的真如体性的佛性所抉择出来的。









图片
图片







在我们这个心体上去找,什么是真如呢?什么是生灭呢?

背觉合尘,就是生灭;背尘合觉,那就是真如。

你忘掉它的真如体性,游离出这个真如母体,它就是生灭状态。但是虽然是生灭状态,这个生灭又不离本体。所以我们早上起来清清净净的,早课一开始就念“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就是我们当下就可以找回法身,找回这个真如理体。

这个心就具有真如相,在心真如相里,宇宙再大,也没有你的心大。所以心大就福大,福大就慧大,是连在一起的。

如果懂得了这个道理,任何一个人你也不能说他贫贱。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有富贵有贫贱,但是贫贱的人悟得这个道理,叫贫贱不能移其志;一个人富贵悟得这个道理,则富贵不能淫其心。一个人找回了这个神性,就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图片



我们为什么要弘扬佛法?就是让全世界有一个知情权。知什么情?知道你可以成佛。

佛教为什么是和平的?因为选择权在你手里。你只要知道了生命里有轮回的一面、有出轮回的一面,你肯定不会选择轮回。生命都是趋吉避凶的,就像有的人喜欢算命,就是因为想要知道吉凶,知道了之后马上就会问“明天不吉,那我该怎么化解?”

幸福是有理论的,幸福是有修法的,幸福是一种选择。人是可以掌握命运的,并不是“听天由命”。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佛,为什么要在天地间弘扬正道的原因。

                                                     ——三参法师




图片
图片

怎样把一定变成“不一定”

图片

用分别识皈依,哪里皈依得到?

图片

这个问题也困扰过你吗?

图片

学会抄近路,此生就能福慧两足

图片

缅怀当代禅宗巨匠灵意长老〡遗风不灭 世范长存

图片

奥运会给寺院生活带来的启发

图片

念念回光 做时空的主人  | 2021大事记

图片

师兄弟是我们今后解脱最主要的助缘

图片

这样的贪心,我有吗?

图片

虚云老和尚:老用心的难易

图片

收藏丨2022年诸佛菩萨圣诞吉日

图片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同参道友,真的很重要
· 有些时候婆婆妈妈的啰嗦,背后是一份深厚的情怀与担当
· 3.8国际妇女节丨留一片空白给母亲
· 当生命改变知见时 【中英意语】
· 女神节特辑|她们的故事,在时空中成为永恒
· 怎样把一定变成“不一定”
· 今天,给我们的女神们点个赞
· 楼宇烈:传统文化才是我们的原创
· 没有佛菩萨的倒驾慈航,我们是万万越不了生死轮回的苦海的
· 了生脱死是什么?无量劫的轮回又是什么?
· 绍云老和尚: 佛法是在纸条上吗——接法要像祖师样有行持
· 听经闻法才会破颠倒妄念生起智慧
· 人生拥有大目标,就会超越小烦恼
· 用分别识皈依,哪里皈依得到?
· 一千多年前的今天,唐代两位祖师同日西逝〡岁月不居,精神长存
· 是什么,卡着我们自己?
· 他说,一草一木都有佛性 | 天台九祖荆溪湛然尊者圆寂日
· 画话|别逗了,看过《西游记》就懂唐玄奘了吗?
· 佛法的次第,就是这样一层一层安立出来的
· “离苦得乐”,这四个字对多少生命来说,是望尘莫及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