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忏悔心的同时,还要具足这一点

2022-08-11 06:0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在有忏悔心、惭愧心的同时,

又要非常庆幸自己得遇佛法,知道修行。



图片



净慧法师生平简介



向上滑动阅览


净慧长老,俗姓黄,1933年古历8月27日出生于湖北新洲,圆寂于2013年4月20日6点26分。享年81岁,僧腊67载,戒腊63年。


净慧长老接法于近代大德虚云长老,以中兴佛教为己任,实践人生佛教思想,为后世留下珍贵的禅法智慧。


长老一岁半即由父母送入尼庵抚养。1951年,赴广东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于虚云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


1953年,虚老迁江西云居,修复真如禅寺,长老奉虚老之命,留任云门寺监院,时年20岁。


1955年,长老因病前往云居,仍任虚老侍者,并协助当年冬天的云居传戒法会。长老朝夕亲承虚老之耳提面命,获益良多,深得虚老器重。长老承虚老之殷勤付嘱,亦以一身兼承禅宗法脉,为禅宗五家七宗之嗣法传人。


1956年,中国佛学院成立,长老即被虚老送去深造,从本科一直读到研究生,成为中国佛学院首批研究生。


1979年初,长老重返北京,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相关政策落实、教制建设、寺院恢复等工作。


1981年《法音》杂志创刊,长老担任主编,直到2002年,他先后当选佛协理事、中佛协常务理事、中佛协副会长。


1988年,长老应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局之邀请,负责筹备组建河北省佛教协会,并当选为会长,同时主持柏林禅寺的重建工作。


1989年,创办国内首家以弘扬禅宗文化为主旨的刊物——《禅》。


1993年,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




净慧法师开示


反省自己的时候,难免有种种后悔的心、忏悔的心、惭愧的心,也就难免在情感上会有一些表现,在行为上会有一些表现。有时候情不自禁,控制不住,会有一些失常的表现。这在打禅七或者其他集体共修的场合,是经常有的事情。不要说打坐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即使是诵经、拜忏等法会也有人跪在佛前哭得起不来,这是因为生起了惭愧心。作为有这种现象的人,应该要自己控制。


昨天我讲到《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中的一首偈语:“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我们过去的业障如果有形有相,虚空都容纳不了,大海也装不下。我们过去所犯的罪、所杀的生、所吃的众生肉,骨头堆积如山,血水流成河流。这不是一种猜测。生命无始终,业障也无始终,过去所造罪无量无边。


当然,与此同时也修了许多善法,过去所修的善法也是无量无边。如果过去只有业障没有善法,只有恶业没有善业,我们这一辈子也不可能生为人身,听闻佛法,知道发心修行。这也是无量劫来所种的善根成熟,而感得的一种福德因缘。



图片



在有忏悔心、惭愧心的同时,又要非常庆幸自己得遇佛法,知道修行。正因为有这样的因缘,我们对过去的业障知道忏悔,对今天所修的善法知道回向。如果仅仅想到一面,或者只想到过去所作的恶业,或者只想到过去所作的善业,那都不是对自己的全面估计。要把两点都想到,这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众生在因地中,现见眼前一切众生,就可以类比自己在因地中的所作所为。我们眼前这一生这一世,善恶参半,无记居多。能够知道修善法,能够在人世间平平安安地生活这几十年,都是过去生中善业的感召,所以要感到庆幸。正因为有过去这些良好的基础,我们就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地发挥善的力量,扼制恶业,息灭妄想,好好忏悔自己的业障。


忏悔业障有两种途径:一种是事忏,一种是理忏。理忏和事忏要结合起来。仅仅有理忏没有事忏,无量劫以来的贡高心、我慢心、无惭无愧的心折伏不了;只有事忏没有理忏,不明道理,就会著相,会感觉过去无量无边的罪业,怎么能够忏悔干净呢?所以要事理结合。


所谓事忏,就是读诵大乘经典,礼拜诸佛菩萨名号;所谓理忏,就是要知道:“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一切罪业都是从心而起,就要在心地上用功夫,让造罪的心转变过来,成为修善法、修实相的心。造罪的心转变了,罪业也就随着转变。“心亡罪灭两俱空”,罪性不可得,心地就能够得到净化,得到提升,得到宽慰。我们要在忏悔清净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行善法,悟解实相,成为一个真正身心清净的人。



图片



忏悔在佛门中是修行的一个大法门,所谓忏悔法门。特别是天台宗,有许多事忏与理忏相结合的忏法。天台宗的祖师大德根据佛经写成忏本,忏本中有许多深刻感人的忏文,便于我们在佛前昼夜六时求哀忏悔。有的居士第一次接触《药师忏》或者《梁皇宝忏》,读到那些忏悔的文辞,回忆到自己的身世,就不禁痛哭流涕,觉得每一句都讲到了自己心上,每一句都如实表达了自己的忏悔之心。如果真正能够把忏文和自己的心态、和自己的所作所为结合起来观想,礼忏就能真正如理如法,真正能够起到忏悔业障的作用。


读诵大乘经典也是忏悔业障的重要法门。读诵经典是一种法门,还有一种法门就是拜经。从小部头的经开始拜,比如说先拜《金刚经》。每个字拜一拜,规定一天拜几百字上千字,这样连续拜下去,一年可以拜好几部经典。有的拜《法华经》,有的拜《华严经》。


我们也有很多居士发心拜经。拜《金刚经》的有,拜《法华经》的也有,就是有时候这个心稳定不下来,总喜欢见异思迁。老是改变自己修行的法门,改来改去,修了十几年,修行二十年,一点受用也没有。今天走来问师父我要怎么修行,明天走来还是问这个问题。


赵县有一位居士,十几年以来,每次见面都是问这个问题。告诉了她很多方法,她就是不用。她就想着师父能够帮她解决问题,能够代替她做一切。那是不可能的。如果这件事情别人能代替得了,释迦牟尼佛早就给我们把这个事情做完了。释迦牟尼佛发愿要度尽一切众生,可是还是有这么多众生在轮回中受苦受难。那就说明佛只是一位老师,只是一个教育家,只是告诉我们一些办法,佛不能代替我们做任何事。只是告诉我们路要自己走,别人代替不了。一切想要找法门的人,想要说怎么修的人,就要认准一个法门,莫换题目,二十年、三十年地做下去,保险有成就。在做的过程中,就会不断地使生命得到升华,使身心有受用。



图片



一切法门就像是药店里的药一样,药无贵贱,对症者良。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病,有时候需要很贵重的药来治那种比较复杂的病,伤风感冒这种病,几块钱的药就解决问题了。不能说这几块钱的药就能解决问题觉得还不过瘾,非要花上几百块几千块钱的药费才好。何必呢?病好了,就不要再吃药。在吃药的过程中,只要是对症,就坚持把药按时按量地吃完再说。感冒了,今天吃一片阿司匹林不行,明天吃感冒胶囊不行,不能坚持吃,经常换药,换来换去,结果感冒越来越严重,非得打针不可。这都是由于自己不能坚持。


要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需要坚持不懈,修行路上的大问题,要解除身心烦恼,更要坚持不懈地努力。一定要认准一个法门,光是后悔,光是惭愧,不解决问题。有惭愧心,有忏悔心,再加上努力地修行,那才能解决问题。


许多人修行都成功了,许多人修行都有受用了,我怎么就这么多的业障,修来修去总是效果不明显呢?要想效果明显,就在这个感觉到效果不明显的地方来用功夫,多反问几次,为什么效果不明显?是方法不对路,还是坚持不够、努力不够呢?多反问几次,真正抓到问题的实质,抓到痛处了,自然一下子就会痛下决心,不能老像这样子地徘徊。徘徊来徘徊去,人生几何?再徘徊几次,不是阿弥陀佛来接你,而是阎王老子要你的命!所以一定要认准法门,坚持不懈地努力,不要在修行路上徘徊,徘徊绝对没有成功的可能。



图片



月明天心

图片

关注更多分享


天心素食

图片

关注美味分享




靠什么了生脱死?


赵朴初谈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又来了一场比赛 ||《地藏菩萨传》(第7回)






相关文章
· 明天盂兰盆|为什么这一天,佛陀再三强调这一救苦良方
· 靠什么去弥勒菩萨的兜率内院?
· 学佛,是我们人生的一大事因缘
· 三宝等待了我们千万年
· 微信公众平台
· 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了解菩萨为报父母深恩的言传身教
· 看虚云老和尚如何演绎轻安
· 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 | 智慧大势遍至十方,百宝光明普照众生
· 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
· 恭迎无边光炽身大势至菩萨圣诞〡祈愿佛光普照,见闻得福
· 化生于兜率天丨弥勒菩萨传(三)
· 将“孝”字顶戴在头上的菩萨 | 恭迎大势至菩萨圣诞
· 为什么修文殊菩萨的法能即身成就?
· 中国孝亲报恩的传统与佛教中的盂兰盆节
· 梦参老和尚:没有善根,如何被救拔
· 在无常的状态下,我们在什么地方安身立命?
· 孝亲报恩月,怎样才能报答今生及累世父母之深恩?
· 不分别,是一种三昧耶
· 【农历七月孝亲报恩月特辑】供佛斋僧超拔历代祖先、历生父母
· 珍惜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