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圆满可以在人间拷贝

2022-11-03 21:30: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FORIQINGLIANG

FORIQINGLIANG


灯灯相续

Deng Deng Xiang Xu


——


僧宝,是佛法住世非常重要的标志,他们累世修来的庄严、具足的种种高贵品格,让我们看到人间有圣贤,天地宇宙有高级文明标准。

 

因为佛陀是圆满的,当我们虔诚地向佛陀顶礼,向佛陀祈求圆满的佛戒灌顶时,我们就会和佛陀发生“量子纠缠”,从而戒体加身。这多神奇啊,佛陀的圆满可以在人间拷贝,可以在人间传递,可以灯灯相续。

 

所以,我们每次想到释迦佛陀就非常感动,祂老人家一个人的思想,就改变了那么多人的命运,也改变了这个世界。


图片





和 / 尚

-HE SHANG -


当一个出家人真正地成长起来,与佛陀所说的戒相匹配,身心内外都充满着这种功德力的时候,才被尊称为“和尚”。“尚”是高尚的尚,这是指最高尚的人,一个内外寂静、能以法施己、以法施人,能把美德遍布人间的人。

图片

佛菩萨的教化,可以让懦弱的人变得坚强,让桀骜不驯的人变得调柔;佛菩萨的功德,可以化消灾戾、净化人心、和谐社会,可以感召尧天舜日、五风十雨,可以让时序和畅、苗稼繁茂、人畜平安、天地祥和。

 

所以,我们说“佛教中国化”,其实也是“佛教化中国”的过程。两千年来,一代一代具有思考的人被祂启迪,一个一个时代也因此走向鼎盛,佛教甚至成为了中国道德的“晴雨表”、中国文明的“参照系”。


图片


图片

PEACE

图片



智 / 慧

- ZHI HUI -


古往今来,佛门道场并不只是为出家人建的,而是为了国家社会,为了广大的有缘人可以有一个遮风避雨的地方,能够全心全意地放下身心听闻圣贤教导,沉浸式地体验圣贤文化的生活方式。

 

人这一生,时间和精力是很有限的,福䘵寿也是有限的,功德要去修的,“佛道无上誓愿成,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才是有效的生命。所以,要把自己从物质裹挟的生活里解脱出来,为生命找到一些安歇,让自己能够停下脚步,能有机会看自己、看宇宙。

 

每一个人都有无上宝贵的生命能量场,我们生而为人,头颅是高昂的,脑壳像穹窿一样,头顶着苍天,百会穴、脊椎骨可以跟天地连成一条线,只有人类才可以这样直立于天地间。如果我们不能直立地活着,却匍匐在物质之下,这是多么的可悲。

 

所以,我们需要知识,但我们更需要智慧。在知识叠加、科技发展的时候,我们不能以丧失自己的智慧为代价。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佛法不仅没有落伍,反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珍贵。我们一直在运用佛法的道理滋养着心灵,佛陀的智慧和福德也一直在造福着人类。


我们错误的知见、错误的思想就像伊兰林一样,谁闻到谁中毒。但当牛头旃檀一发芽,整个林子就开始变化了。佛法就如旃檀树的种子啊,我们一学佛法,生命的树林就会发生转变。你会发现自己种种不好的东西,然后开始自我审视、自我革新、自我忏悔、自我涤净,一个良好的生命秩序就建立起来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佛 / 法


- FO FA -


佛法是以生命为灯塔的,就像戒子们登坛求戒的时候,戒坛上的“三师七证”都是佛门的佼佼者,他们累世修来的福德善根才能够承接这么伟大的使命,才能把诸佛菩萨加持超时空地给每一位戒子灌顶。


佛法的每一步都是真实不虚的,这么庞大的巨系统,几千年来,从未中断地传承到了今天。佛教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个“初心”是有着泱泱宇宙的气度,有着君子圣贤的修养,有非常磅礴的内涵的。所以,佛教可以成为人类的文明之源,可以成为四生六道的利乐之源。


这一种善良是可以传递、分享的,这一份智慧和道德的力量是可以传承的,我们愿意成为一条善的河流,流进人们的心田,流向宇宙真理的大海。






图片



                         .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他结婚十年,生不出孩子,原因竟然是……(伤害老婆,会遭到哪些报应)
· 古调重弹 律意谁传——纪念当代恢复二部僧传戒四十周年
· 净慧长老最后的叮嘱
· 一生梦缘,百年传奇〡纪念佛门耆宿梦参长老圆寂五周年
· 日月有升沉,佛光无生灭
· 受戒和持戒的殊胜功德
· 普度王子行布施(上)
· 信佛,信的是至善圆满的人格
· 【虚云老和尚】摄心为戒
· 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 听师父解千古名偈
· 竹窗随笔(莲池大师)丨出家利益
· 持念珠的功德
·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29)
· 这一刹那,便是永恒
· 义成王子广行布施(五)
· 修行也需要加点糖
· 【佛学常识】佛教的传入及其发展
· 圆瑛大师《佛说阿弥陀经讲义》连载(十四)|念佛人勤惰不等,所感得的净土莲花也大小不一
· 曾氏家族长盛不衰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