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如不动
大菩萨摩诃萨能够知道、看到佛陀的清净法身周遍一切,微尘相好。但对于凡夫知见的普通人来说,释迦牟尼佛两千九百多年前就涅槃了,衪的舍利现在还被供奉着。
唯物的历史观认为,释迦牟尼佛确实在某一年某一月某一日降生到人间,也于某一年某一月某一日进入了涅槃。但佛教的世界观告诉我们,那只是佛的化身,祂是来这个世界告诉我们天地宇宙的真理的;而衪的报身是永远在的;祂的清净毗卢遮那法身是不生不灭、如如不动的, 虽然降生人间却不生,示现入灭却不灭。
佛的法、报、化三身是什么呢?
我曾经跪下来请我师父开示:“佛的法、报、化三身是什么呢?”师父总结说:“法身佛不生不灭,报身佛生而不灭,化身佛有生有灭。”
我师父的讲法都是非常简洁的。师父虽然博通三藏,但是他跟弟子们很少说什么,更多的是他的身行示范。虽然他老人家有巍巍功德,但在示现上好像很普通,没有智慧的人跟着他也是不知道的,所以往往功德越大的人,凡夫就越不知道,也看不到。
“分别曰识,不分别曰智”
那个时候我在师父身边,偶尔也会请一些法。有一次,我请师父开示“智和识之间的区别”,师父就用了憨山大师梦境里或禅定中在兜率天,弥勒菩萨跟他所讲的一句话,叫“分别曰识,不分别曰智”。
当分别心越来越少,最后就修成了纯阳之体,就能如如不动,就能不分别了。
纯阳之体也不是个人的,是天地间,所以你要积累多少福德资粮去充填啊!当你的福德资粮足以让天地间都是纯阳的时候,那你就是纯阳了。
弥勒菩萨是不可思议的,“不分别曰智”,这个“智”不仅仅是一个名词,也是祂的生命状态,祂老人家是完全等同于这个“智”的。
所以,我们要修万德。“不舍一善”,如大海不拒涓流,要成万善之体。这就是我们佛弟子的生命观,也是我们自己理性的选择。慢慢地从凡夫的伪善里面跳出来,变成真诚的善、赤子的善,真实地去感受三宝的功德。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