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宫应供 | 文殊菩萨传(五)

2022-06-23 21:30:00 发布: 人气:4
























解脱

弥天大罪也能清净





此后,阿阇世王率众来到世尊面前请求道:“我造了杀父的无间罪,请赐我从中解脱、遣除懊悔和怀疑的方便法。”


世尊心想:“这个阿阇世王,享受贪爱,对深法有信心,除文殊师利外,谁也不能彻底消除他的怀疑。”


正当佛陀这般意念,依靠佛陀的威德力,舍利子对阿阇世王说:“明天你对文殊菩萨供斋吧,他能消除你的疑惑等,并将利益许多众生。”


阿阇世王便如是迎请。世尊也告诉文殊菩萨:“你可去阿阇世王处应供,在那里将利益彼等芸芸众生。”


之后,文殊菩萨在晚上初座时,刹那间越过东方八十百千佛土,到了恒传声世界宣称吉祥如来面前顶礼,启禀道:“请命这个刹土的诸大菩萨去娑婆世界,赴阿阇世王之宴。”


如来对眷属中的诸位菩萨说:“你们与文殊菩萨一道去娑婆世界吧。”于是,当场的八万二千菩萨与文殊菩萨一同来到娑婆世界。文殊菩萨为他们宣讲陀罗尼法门,结果其中五百菩萨获得陀罗尼。中座时,又为那五百菩萨详细传讲菩萨藏的法门。末座时,对那些菩萨广讲入不退转轮金刚句的意义,有些菩萨由此得到光明花三摩地。


随后,阿阇世王派来使者,迎请文殊菩萨中午赴宴。


大迦叶尊者与五百比丘一起来到文殊菩萨前。文殊菩萨问迦叶:“这么早你去哪里?”


迦叶尊者说:“我要去化缘。”


文殊菩萨说:“大迦叶及众眷属随我一道去应供吧。”


迦叶尊者说:“我为求法,不为求食,即便没有吃到饭,也会跟随你。为什么?因为在别人面前,听不到你那样的传法。”


文殊菩萨入定于幻化一切神变的等持中,顿时娑婆世界地平如掌,整个大千世界遍布光明,中断所有恶趣和烦恼相续,一切众生安住慈心,大地出现六种震动,发出铙钹妙音,花雨纷飞,诸天人勤行供养之事,诸龙族使一切道路平整,并以无量供品庄严,实在是稀有罕见。



































图片












其后,文殊菩萨由八万二千菩萨及五百左右大声闻围绕,来到阿阇世王的王宫。先前文殊菩萨对国王说大约有五百眷属(前去应供),所以他只准备了五百人的饮食,见此心想不妙。


毗沙门等对国王说:“大王不必忧愁,文殊菩萨智慧、神变的加持极大,只要他愿意,仅以一抟食物也能使大千世界的一切有情吃饱,更何况这么几位眷属了?他的布施方便无穷无尽。”


听到此话,阿阇世王心花怒放。


随后,文殊菩萨对眷属中的普照菩萨等说:“请入座。”他们依靠神变而各自在陈设的坐垫上就座。阿阇世王与眷属忙于预备供养之事,梵天、帝释等诸多天人和龙族也恭敬承侍文殊菩萨及其眷属。


阿阇世王想:“这些菩萨没带钵盂,怎么用斋?”正当这时,所有钵盂从菩萨们自己的刹土纷纷飞来,在无热恼海以八功德水洗净后住于莲花上,八千龙女擎持钵盂献给那些菩萨。


之后,国王开始供斋,饭食一直取之不尽,他感到惊奇不已,遂请教文殊菩萨。文殊菩萨说:“这像你那懊悔一样没有造作。”


众菩萨眷属用餐后,将钵盂一抛,那些钵盂竟然停住于虚空中。


国王问文殊菩萨:“这些钵盂依何而住?”


文殊对他说:“你的恶行依何而住,它就依何而住。它虽然无所住,但在不坠落的同时,不著不住一切法,也不堕于何者。”


随即,国王坐在文殊菩萨面前请求:“我要遣除懊悔。”


文殊菩萨说:“你那个懊悔,纵是恒河沙数佛陀也无法遣除。”


阿阇世王以为自己无依无怙而栽倒在地。


大迦叶尊者连忙说:“大王不必惊惶,文殊菩萨这样讲是有善巧密意的,你要问他密意何在。”


国王再度站起,请教所说的意义。


文殊菩萨讲道:“佛陀出有坏(了知诸法)无生如虚空,无法被染污,所遣(懊悔)也无有自性,所以,我说连佛陀也无法遣除。”依此,阿阇世王生起随同空性的法忍而遣除了懊悔。



图片




解脱

   远离一切想





阿阇世王献上价值连城的布匹准备供养文殊菩萨,此时文殊菩萨杳无踪影,空中传出“如上比喻,当观懊悔与诸法,请供养所见之身”的声音。阿阇世王(见不到文殊菩萨),见文殊菩萨的坐处有智吉祥幢等菩萨及阿罗汉大迦叶,(于是向他们供养),可是他们各自宣讲无所受之法,身体全然不见。之后(他去一一供养五百比丘),五百比丘也隐身不见,(诸菩萨与比丘僧都不见了)。国王只好把布送给王后,结果她也不见了。与此同时,所有女子和侍者均消失于视野中。国王现前如是等持之后,除了自己的身体以外,一无所见,只听到“请供养所见之身”的声音。最终国王把布披在自己身上,他的身体也顿然不现,传出“远离一切色想。大王,诸色一无所见,如是当观罪业,如何见罪业?如是当观诸法……”的音声。至此,阿阇世王安住于远离一切想行分别念之等持。他刚从中起定,之前所见的自身等一切,即刻恢复如初。


随即他请教文殊菩萨:“先前没有看见这里的眷属,他们去了何处?”


文殊菩萨说:“去了你懊悔所去的地方……”依此,国王获得了随同法忍。三万二千女子因目睹文殊菩萨的神变而发起无上菩提心,其中五百人获得清净法眼。


成千上万的百姓为了供养文殊菩萨,纷纷从王舍城各处集到王宫门前。文殊菩萨以脚的大拇趾压地,整个宫墙和大地变成琉璃,(王宫内外一切众生)得以亲见文殊菩萨及其眷属的尊颜,都发起菩提心。


文殊菩萨为大众开示了获得清净法眼的法门,之后便离开阿阇世王的王宫。





图片


图片
图片




解脱

再现神变令重罪之人得果





返回的途中,文殊菩萨遇到一人,他因杀了母亲正在树下忧伤,口里说着:“我造了堕地狱的罪业。”


他是文殊菩萨的所化对境,菩萨为了度化他,便化现出一个人,那人与父母同行,关于走哪条路,他们观点不一,发生冲突,结果那人杀了父母。接着,幻化之人来到杀母之人面前,杀母之人心想:“我与此人同病相怜,所以他去何处,我也去何处。”


幻化之人一边失声痛哭一边说:“我要到释迦佛面前,他是无怙者的依怙。”说完就走,杀母之人也随他而去。


幻化之人来到佛前,呈禀佛说:“我杀了父母,祈求救护,我该如何而行?”


佛陀告言:“你能如此坦诚,(不覆藏所作之罪),善哉。”遂令其观杀生之心了不可得,由此幻化之人获得证悟并出家,之后飞于上方虚空而趋入涅槃。


见到此景,杀母之人不禁暗想:“此人杀了父母双亲,竟然也能证得涅槃,而我只是杀了母亲,为什么不能证得涅槃?”


于是他在佛前顶礼,呈禀说:“我杀了母亲。”


佛陀如前一样教诲。随后,那人全身毛孔中出现众生地狱之火,烈焰焚身,痛不可言。无依无怙的他马上祈祷,大呼:“皈依佛!”佛以金色妙手放在那人头顶,即刻他的一切苦受就此中断,获得安乐。由此,他对佛陀心生恭敬,祈求出家。佛陀予以开许,为他宣说四谛法门,他当下获得见谛,通过修道,证得阿罗汉果。他呈禀:“世尊,我要趋入涅槃。”随即腾空而起(入于涅槃),身上出火焚烧了身体,成百上千的天人前来顶礼。



































图片













解脱

阿阇世王得佛授记





舍利子见佛陀这般调化此人,倍感稀有,说:“如此调伏造无间罪者,真是奇妙。能了知一切有情种种根基的,只有佛陀出有坏、文殊菩萨及其余披上与之相同盔甲的诸大菩萨,除此之外,这不是任何人的境界,也不是声闻、缘觉的境界。”


佛陀告言:“的确如此。舍利子,这位文殊菩萨曾于无垢劫妙臂如来的教法中,就让阿阇世王发过圆满菩提心。早在无垢劫,有三俱胝佛陀出世,他们全部是文殊师利祈请转妙法轮、长久住世的。


这个阿阇世王,如今余业仅剩芥子许,后转生为三十三天的天子;再降生于赡部洲;死后如布达热嘎般堕入众生地狱,身体没有苦受而解脱;继而越过上方四千佛土,往生到庄严世界宝蕴如来前,刚生于那里,便再度面见文殊菩萨,也得以听闻甚深法而获得无生法忍;到弥勒成佛之时,他成为不动菩萨,又亲见文殊菩萨,并给大众讲述过去(杀父忏罪)的这些经历;此后,在八万阿僧祇劫中成熟有情,修行刹土,他所成熟的众生将无有业障和烦恼障,智慧明利,无悔无疑。这位阿阇世王,将于八万劫后的见喜劫成佛,世界名无秽,佛号极清净境如来。在他的刹土,众生至死也无有懊悔,死后不会堕入恶趣。”


之后,从他方刹土随文殊菩萨来此世界的菩萨们呈禀:“世尊,如来明鉴,文殊菩萨所安住的地方,犹如佛陀住世一样,世尊无需垂念。为什么?因为文殊(与佛无异),他所成熟的一切有情,不会有恶趣、无暇、魔业和烦恼的恐惧。”


世尊告言:“善男子,正如你们所说,的确如此。”


来自十方的诸位菩萨,以遍满世界的鲜花抛向如来和文殊菩萨,祈愿道:“愿大能仁的正法明灯长燃不绝。世尊,我们用血肉尚且不能报答文殊师利之恩,更不用说其余供养了……”说完转绕世尊三次,再次供养文殊菩萨后,各自返回自己的佛土,并以此法门令无量有情对圆满菩提生起定解。


《般若七百颂》中说,有人问佛:“世尊,文殊菩萨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何以故?他的辩才不可思议。”佛陀赞言:“的确如是。”


《宝箧经》中记载,舍利子对文殊菩萨说:“善男子,譬如,微小金刚也能摧毁诸大山岩。善男子,如是你一毛孔中所有智慧(也能摧毁众生如山王般邪见),极微尘数如我一样的人也不具有……”



未完待续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学佛第一步就是要了解我们的心灵世界
· 听寒山诗| 这个世上,哪一个不是过客?
· 你的信心需要瑞相支撑吗?
· 转世再来的程序怎样编?
· 走向觉醒
· 撕开轮回的伪装
· 梦参老和尚:供养三宝,不要后悔,功德已成就
· 这,是佛菩萨爱众生的一种方式
· 心性直指,月是心枢要
· 虚云和尚自述年谱 (12)
· 别让信仰有限制
· 这个问题,你会如何回答?
· 妙手得钵 | 文殊菩萨传(四)
· 修行,要给自己制造顺缘
· 微信公众平台
· 夏日专属【杨梅荔枝饮】,好喝又解暑!
· 夏至已至,祝大家炎炎夏日身心清凉
· 如果自己是那桶水,能不能让水宁静下来?
· 当生命的质感提升时,从此收获和分享更深广的法喜
· 记住这一分钟的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