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宗纲要》
静权大师 述
第六十七集(二)
结论
结论
以上把藏、通、别、圆四教的教义,约略地叙述过了。这里虽同时举出藏、通、别、圆四教,并不是四教并重,其归重实在圆教。既以圆教为重,那么就只谈圆教好了,何必又要兼谈前三教呢?
这有两层道理,第一、谈前三教,正是做圆教的阶梯。因为圆教的教法、谛理、观行、果德,都极精深微妙,若不谈前三教,便谈圆教,就会令人不易明白。必须先谈前三教,然后再谈圆教,那么圆教的教法、谛理、观行、果德,才能彻底弄清楚。举劣所以显胜,烘云所以托月,为了这个道理,所以必须同时并谈四教。
第二、谈前三教所以防止迂曲,谈圆教所以直示正途。若只谈圆教,不得意的人,会落入藏、通、别三教之中而不自知。现在先谈前三教,令人明白这些虽是佛法,但都是迂曲的路,不是通途大道。后谈圆教,令人明白这才是唯一的通途大道。为了这个道理,所以必须同时并谈四教。
--- 《天台宗纲要》原文
佛陀在《妙法莲华经》中无量地赞叹《法华经》的功德。众生都喜欢果,但实际上要明白《法华经》是不容易的,所以“不悟法华转,悟了转法华”,“读经千遍,不如解经一字”,这个解很重要。教理行证,这个理是需要去悟的。
藏、通、别、圆,特别是圆教的功德确实很殊胜,我们能够尽力地了解多少就了解多少,但是真正要能做到的,实际上是要从藏教学起。比如,实实在在地修起一个无常观,深入地去把无常的理学透的,要学到真正的无常心能生起来。
如果不从藏教的基础修起,不破我执、我见的话,那么越是修自己喜欢的殊胜的法,越喜欢,越满足自我需求,实际上离着魔越近。从魔掌中跳出来是需要从五蕴魔、烦恼魔和生死魔超出去的,就连天台智者大师也不例外,他也要修这些法,也有一个降魔的过程 。
就像一个人想用财富救济别人,那他首先就要是一个拥有财富的人。我们如果连这个脆弱的我都没有突破过去,没有真正地看到这个“我”是假的,没有从假入空,那就谈不上后面的从空入假了。从空入假本身就是行菩萨道,没有前面的基础,靠什么行菩萨道?又将众生引向什么地方呢?
所以佛陀在《地藏十轮经》里就讲到,不能乱佛法次第。我们现在学习《天台宗纲要》只不过是知识性的了解,还谈不上真正的实修,实际上藏教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更对我们的机。
这一生我们好不容易才遇到佛法,如果再颟顸佛性、儱侗真如,跟我们想像的现实是差距很远的。众生界都有菩萨,但是菩萨不是多数,而且在娑婆世界都显凡夫相,凡夫是这个世界的特色,五浊是这个世界的主流。
所以学了这个之后,我们再念佛,尤其有了一点点圆教的这种心,以不思议理性去念,确实是不一样的。但是要有惭愧心,还要花很多的精力放在修藏教上。
如果你真正地证悟了圆教的见,那当然不要紧了,圆教见涵盖前面的别、通和藏,这叫通,否则就是大妄语,再也不可能通了。所以修学的时候,要老老实实的。
FORIQINGLIANG
扩展学习资料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