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一毫之善都当随喜

2022-03-09 21:30: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天台宗纲要》

静权大师  述


   第五十一集(一)

 

圆教

(五)六即

1. 理即

2. 名字即

3. 观行即

4. 相似即

5. 分证即

6. 究竟即



图片

点击图片观看讲课视频


课程:《天台宗纲要》第五十一集

讲解:上传下喜法师

地点:宁波慧日禅寺

时间:2018年

时长:55:36




The Perfect Teaching

(五)六即


3. 观行即。

(1)随喜品。

对于妙法,随顺欢喜,叫做随喜品。妙法,就是不思议理性,上文已经详述。对于不思议理性,能明白通达,生大欢喜,叫做随喜。


《法华经》:“若闻是经,而不毁訾,起随喜心。”智者大师说:“若人宿植深厚,或值善知识,或从经卷,圆闻妙理,谓一法一切法,一切法一法,非一非一切,不可思议,如前所说,起圆信解,信一心中,具十法界,如一微尘,有大千经卷,欲开此心,而修圆行。圆行者,一行一切行,略言为十,谓识一念平等具足,不可思议:(一)伤己昏沉,慈及一切;(二)又知此心,常寂常照;(三)用寂照心破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四)又识一心诸心,若通若塞;(五)能于此心,具足道品,向菩提路;(六)又解此心,正助之法;(七)又识己心,及凡圣心;(八)又安心不动不堕,不退不散;(九)虽识一心,无量功德,不生染着;(十)十心成就(这十心,便是十法成乘)。要言之,其心念念悉与诸波罗蜜相应,是名圆教初随喜品。”


圆闻妙理,起圆信解,信一心中,具十法界,这是名字即位;从此进修,十心成就,便是观行即位初随喜品。在这时候,内以三观,观三谛境;外以五悔,勤加精进,助成理解。所言五悔,便是:一忏悔,二劝请,三随喜,四回向,五发愿。用十心开发妙心,五悔助成理解,这正是初随喜品。


《法华经》中明:“以一切乐具,施于四百万亿阿僧衹世界,六趣众生,又令得阿罗汉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可见,随喜妙法功德的不可思议了。


--- 《天台宗纲要》



“对于妙法,随顺欢喜。”圆教的观行即里的随喜,是应于妙法观行、起随喜心,这是圆教的随喜。不是在藏教里,人天乘也随喜,一丝一毫之善都随喜的。


当时讲《地藏经》的时候,我很费劲地解释“地藏”,也是为了这个。不是说你听到地藏菩萨名号了,或者看到地藏画像了,你就闻到、看到地藏菩萨了。因为你不知道地藏是什么,所以你的闻等于没闻一样。一尊地藏菩萨像坐在谛听上,谛听,是要谛听真实理地的法,开圆解了,才能见到地藏菩萨。


“用十心开发妙心,五悔助成理解,这正是初随喜品。”要用十心来开发我们的妙心,用五悔来助成理解,五悔中的第一个就是忏悔。


下面才是劝请。劝请里又包括了两个:劝转法轮,请佛住世。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这五种叫五悔法。实际上,我们想随喜一下还不容易呢!我们连随喜的资格也没有。首先问你,随喜啥?你讲不出来,就没有随喜。如果要随喜妙法,如果妙法都不知道,你随喜什么?这就不属于圆教的随喜。所以如果能够达到这样的随喜,就会得到这个功德。


《法华经》说,“以一切乐具,施于四百万亿阿僧衹世界”,这还不是一个世界,是四百万亿阿僧衹,最后还来一个世界六趣众生。一切乐具是什么概念?这不是说四事了,四事供养还是有限的。衣、食、卧具、药,这是我们出家人的四事。对世间人来说,四事是不够的,所以是一切乐具,最后又令得阿罗汉果。所得功德,不如是第五十人闻法华经一偈,随喜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


所以你以为读一千遍《法华经》,你就是读了一千遍了?六祖大师讲: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磕个头都不着地,心里肯定有所执着。本来磕头就是折慢幢的,傲慢都没有折掉,肯定读经没有读好,所以这就是禅宗的祖师,具眼的善知识。他一看蛛丝马跡就知道你修行到什么程度了。你到这个程度,不管你说读一千遍,读三千遍都没用。



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祖诃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师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


"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听吾偈曰: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六祖坛经》第七品 机缘


图片




 扩展学习资料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度之后,若有人闻妙法华经、乃至一偈一句,一念随喜者,我亦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当知是人、则如来使,如来所遣、行如来事。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

我所说经典、无量千万亿,已说、今说、当说,而于其中,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药王,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诸佛世尊之所守护,从昔已来,未曾显说。而此经者,如来现在,犹多怨嫉,况灭度后。药王,当知如来灭后,其能书、持、读、诵、供养、为他人说者,如来则为以衣覆之,又为他方现在诸佛之所护念。


   --《妙法莲华经》卷四

妙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印光大师: 放下此世间过分好名之狂妄心了吗
· 微信公众平台
· 知道“息勤”的意思吗? | 【中英西韩语】
· 千难万难,这一世我们遇到了...
· 趋吉避凶,是一个生命的佛性所抉择出来的
· 圆瑛大师:怎样念佛,才能一心不乱?
· 入娑婆、度众生,“门槛”原来这么高
· 同参道友,真的很重要
· 有些时候婆婆妈妈的啰嗦,背后是一份深厚的情怀与担当
· 3.8国际妇女节丨留一片空白给母亲
· 当生命改变知见时 【中英意语】
· 女神节特辑|她们的故事,在时空中成为永恒
· 怎样把一定变成“不一定”
· 今天,给我们的女神们点个赞
· 楼宇烈:传统文化才是我们的原创
· 没有佛菩萨的倒驾慈航,我们是万万越不了生死轮回的苦海的
· 了生脱死是什么?无量劫的轮回又是什么?
· 绍云老和尚: 佛法是在纸条上吗——接法要像祖师样有行持
· 听经闻法才会破颠倒妄念生起智慧
· 人生拥有大目标,就会超越小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