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日
天气晴朗
从文字的般若到观照般若,到实相般若,还要到实证般若,然后我们才能够了生脱死。
我们现在虽然信佛了,也不要自以为是,我们对佛教了解多少呢?我们从文字上去了解,我们能理解透吗?有去观想了吗?能观照吗?文字能转为己用吗?文字能化成甘露吗?然后我们入这样的座而起修,能入什么样的境界,能体验到什么?所以说从文字的般若到观照般若,到实相般若,还要到实证般若,然后我们才能够了生脱死。
所以大家学佛,应以佛以三宝为准则,历代祖师都是这样学的,我们向师公看齐,师公是一代高僧啊。佛法是千真万确的,一字不错的,圣贤书一打开,字字句句无可挑剔,传承几千年的,都是精华。但是我们依着精华用凡夫的思维去解读的时候,在精华里就会迷却本位,都是没有看懂的。
我们从受用上,要一门深入,从广博上,要广闻博知,要有所体会,学佛跟佛学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要成为一个佛教学者,最后成了生死的一个门外汉。
所以我们在古文殊寺这样的一个空间,运用一些现代科技开发我们弘法的多元化,去激发大家的思考,然后多一点信息量,用世间人所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寺院多一点文化内涵,去满足世间人的一种文化取向,他们可以从这个喜闻乐见里面去了解佛教。这样去慢慢的拉近他们与佛教的距离,打开他们的心灵,让他们对佛教生起愿意进一步了解的心。
我们来这里建设寺院,也是来制造欢喜传播吉祥的,希望有缘人都懂得佛教的真理,珍惜佛菩萨在这个人间比黄金还宝贵的善愿,真正的能利益众生,所有的一切都变成善缘。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