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不可将心待悟

2025-04-17 21:30:00 发布: 人气:13
图片
图片




我们修行的人不能够将心待悟,为什么?

因为“将心”是分别意识,这是一种取舍的心。




01

不可将心待悟




在初级阶段,我们在大方向上要转凡成圣;在真正去证圣的时候,到禅堂里去考试的时候,是不能提这个的。因为你只要提“凡”,它跟“凡”就是一样的,这是一个语言逻辑。真正的“圣”是什么?“圣”是不对待的。


正如达摩祖师跟梁武帝的对答。武帝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师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师曰:“不识。”这个东西才是西来祖师意啊!达摩祖师来东土“传佛心印”,传的是什么?传的是我们要超越对立分别。这个才是超越生死苦海,这个才能登彼岸啊!


真要修行了,就不能将心待悟,因为它还是分别意识范畴的事。那怎么修呢?安住因地。什么叫“因地”?清净心。所以祖师说,“一念清净心,便是法王印”,“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


什么是佛?就是清净心。清净心无量无边了,就成佛了。你不能舍清净心去求佛,一旦你想求佛果,这就不是清净心了。


所以,修行只能在因地上用功,不能求果,求果就超出清净心这个因地的范畴了。一念之差,魔佛之分。


我们打坐是为了沉淀妄想,让心能清净下来。所以虚云老和尚在禅堂里也叫人念佛,他说:“念佛好了。”念佛是什么?不是说让你拿着念珠,“咔嗒、咔嗒”地掐着念珠念佛,念佛就是清净心。


这一念清净心既是佛,也是法,也是你的本心。既然是你的本心,你还求什么呢?不用求的,求就是头上安头,这叫病,叫认错路头了。





图片

一念清净心




便是法王印

FORIQINGLIANG

图片



图片



02

降伏其心




禅堂里说,你坐那干嘛?他说:“我思维啊。”“思维什么?”“思维那个不可思维的呀。”这就是从粗的烦恼、粗的逻辑,沉静下来到意识语言;然后意识语言再断,断了之后意识现前,现前之后再超心意识。超心意识还是一种意识状态,但它更细腻、更广大了,它很透明了,是纯阳的了。


所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心还是心的范畴,只不过从一个粗的心、生死的心、语言分别逻辑的心,到意识语言的心,到意识分别的心,然后粗重的意识分别开始越来越平淡,得轻安了,就到离心意识的状态了。


从第六意识到第七意识,然后越潜到第八意识,心就越来越广大、越来越清净。“法王印”,那就是能印一切的呀!万法归宗,全归到这里。所以心王能生一切,“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但是用功的时候,你不能凭着凡夫的这个第六意识的心——我要求悟。我们这个色身有气脉、有血、有淋巴......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巨系统,念头一旦错了,就等于指挥错了,就全“堵车”了,你这个“城市”就瘫痪了。这就是所谓的出问题了,修行走火入魔了。


只要你心意识清净,所有的气血流转都是无为而无不为,它自然就会越来越通顺、越来越长养。只要你的心意识不错,整个身体的所有巨系统运作得都会越来越有序,精气神的修复也越来越深刻,对过去的病态的修复也会越来越好。


刚开始的修复只是表面的,然后到中间地修复、再到深层地修复,最后超时空地修复。整个生命系统,从“形而下的”到“形而上的”都在修复,所以佛是大医王。


这就是悟公上人说的:“他国作乱,我国清净。”“我国清净”就是因正。我们那个心是心王,不单单正报是它,依报也都是它,心王只要对,能识得路,我们就不会错路。


禅堂里打七,懂得这个道理很重要。因为有的人刚刚出家或者学佛,就想着,“哎呀,我要成功,我要向祖师学,我要开悟。”你要先把自己的心打点好了,要能降伏其心,这个理路要对的。




图片

打点好自己的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这四个字,是打坐的要诀
· 如理如法修持止观,可成大道(圆满)
· 修持止观的三种境界
· 止观中对治疾病的诸种方法
· 疾病出现的相状和因缘
· 祛除魔事的两种方法
· 善加识别三种鬼神魔
· 辨别邪伪禅发相
· 五种不同的内善根发相
· 面对种种因缘境界时,如何修止观?(下)
· 面对种种因缘境界时,如何修止观?(中)
· 面对种种因缘境界时,如何修止观?(中)
· 面对种种因缘境界时,如何修止观?(上)
· 于禅坐中修止观的方法
· 最好的禅七受用
· 静坐时,对治初心粗乱的方法
· 修止观的五种方便法门
· 初入定时,调心有三义
· 进了禅堂,先要能扫除妄想
· 虚云老和尚:《参禅法要》(七)